向沉默了半響,隨即苦笑說道:“您也是在勸我向魏國投降麼?”
方畢搖了搖頭,正色說道:“去年,我與魏墨鉅子徐弱在書信中爭吵,不知丞相可有興趣?”
“向洗耳恭聽。”向抱拳說道。
見此,方畢遂說道:“當時,徐弱勸我率宋墨投奔魏國,言及魏國新君趙潤,乃是一位兼愛的君主,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魏王趙潤,不可否認已是天下少有的明主,但他的兼愛,只針對魏人,唔,確切地說,是願意投奔魏國、以魏人自居的人,顧名思義,即順者昌,這不好。……再者,魏王趙潤亦是頻頻挑起戰亂的人,三年前那場波及天下的亂戰,也是因為他,才有秦、楚兩國加入其中……”
在說這番話時,方畢不由聯想到了魯墨與齊墨:在楚國攻打齊魯兩國的期間,這兩個國家的墨門子弟,可謂是死傷慘重主要是墨門的教條,教導墨門子弟不能拋棄弱者與無助者,因此,才有無數墨門子弟在保護齊魯兩國的百姓時不幸犧牲。
“……但是徐弱反駁我道,我墨家想要實現兼愛、非攻的夙願,唯有仰仗魏國,他說,魏國有一名以介子為姓的大臣與他論道,談及天下之亂,只因諸國林立,唯有一統中原,方能停止不義之爭(即侵略戰爭)……先平亂世、後治太平,這即是徐弱如今的觀點。”
“一統中原?”
向吃驚地張大了嘴,不得不說,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問題主要是他還未到思考這個問題的層次。
搖了搖頭,向對方畢說道:“您認為徐弱鉅子的觀念不對麼?”
方畢看了一眼向,彷彿是猜到了後者的心思,沉聲說道:“我亦知道,欲成大事、必不吝犧牲,我墨門子弟欲實現兼愛非攻的理想,再沉重的犧牲也義無反顧。但是……魏國做不到的。”
“您認為魏國不能一統中原?”向頗感意外地問道。
“不!”方畢搖了搖頭,正色說道:“如今天下,唯有魏國最有可能一統中原,但是,魏國註定無法實行我墨門的理想。……魏國以儒、法治國,國人階級分明……”
在說話時,方畢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無一都代表著他很看不上儒家,這也難怪,畢竟儒家思想強調愛有等差即仁愛要區分物件,這等同於是在變相地宣揚社會階級制度。
這一點就連魏國都不能免俗,魏國刑法中的金贖,其實就是在包庇有錢有勢的群體。
而墨門的兼愛,則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重親屬。作者語:思想境界太高了說實話。
因此,儒家與墨家天生八字不合。注:有興趣的書友可以自行了解下。簡單點說,墨家思想就跟那共產什麼社會什麼差不多,思想覺悟太高,太過理想化,但幾乎很難實現。尤其在古代,你一平民百姓還想跟王族平起平坐?瘋了吧你?又不是堯舜時代。所以,墨家被淘汰了。類似的還有農家,倡導君王跟平民百姓一樣親自耕種,於是乎,如今我們只能在文獻中看到這門學術。
聽了方畢的話,向微微點了點頭。
說實話,方畢與徐弱的爭執,向並不是很在意,因為那是人家墨門子弟時間的思想差異。
他更在意的,還是在於宋墨是否會繼續為他們提供幫助。
是故,您拒絕了徐弱鉅子的邀請?”
“是的。”方畢正色說道。
“……並且,願意繼續為我宋國提供幫助?”
“是的。”方畢再次正色道。
在得到這個保證,向心中頗為感動。
但讓向有些失望的是,方畢很快就告訴他,魏墨與宋墨雖然仍繼續保持著聯絡,但思想上的差別,使得雙方已無關鍵事情上的交流比如魏國的那幾艘虎級戰船,魏墨就沒有透露給宋墨具體的東西。
可能是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