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老派滿洲實力的逼迫。這些老滿洲勛貴逼迫姜瓖表明態度,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喀爾喀蒙古發動叛亂進犯河套,越過黃河和長城以後,順著陝西和陝西的交界一路大搶。而那些老滿洲派則趁著機會想要收繳姜瓖的權利,派出了老代善的兒子過來。
而南邊的阿濟格也他再逼迫,要姜瓖出錢出人。當年收服姜瓖的時候,就是阿濟格出的力,所以這個滿清的英親王把姜瓖看成是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奴才。
面對這樣的局面,姜瓖既沒有倒象老派滿洲勛貴的懷抱,也沒有屈服在阿濟格的兵威之下,反而自己樹起了大旗,反了!然後就是殺了老代善的兒子祭旗,第一步就是向盤踞在晉中地區的阿濟格猛攻。
這個老狐狸造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拉上一個盟友,這個盟友就是正在反叛大清國的喀爾喀蒙古勢力!
於是乎,本應該和喀爾喀蒙古叛軍激戰的姜瓖,和叛軍結盟了,共同做起反叛的大業來。
這個叛變奇才的前期準備似乎不怎麼充足,起事也有點兒倉促的架勢,直到發動前夕才開始主動尋找赴死軍這種強有力的盟友。但是這個老狐狸在起事之後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並沒有好高騖遠的揮師東進擺開攻打北京的姿態,而是一門兒心思找阿濟格的麻煩。
阿濟格實力雖然頗為雄厚,真正的主力也只有不到三萬的滿洲戰兵,而且起碼要分出三分之二來防備南邊赴死軍的西路軍。如此一來,阿濟格這個曾經的主子,對於姜瓖來說,就成了軟柿子。
姜瓖的「十萬王師」攜「天命民心」惡狠狠的撲向阿濟格。
在李四的那個平行時空,也是在這個時代裡,「王師」這個詞都爛大街了。尤其是在浙江、福建、兩廣一代,遍地都是王師,隨便拉起個隊伍就敢打起大明王師的旗號,而且一個比一個正宗,都有一個姓朱的什麼什麼王做代言人,而且這些王師都是在打韃子的同時互相攻打,爭的就是「正宗王師」的名分。
據姜瓖的書信上說,舉義的王師足足有十萬之眾,李四當然不相信這種騙鬼的牛皮,大同府雖是兵家重地,可就是把廚子馬夫都算上,也拼湊不出十萬人馬來。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隊伍,有兩萬就算不錯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四親自坐鎮的中路軍開始猛攻大名一線。而山西北部的訊息得到進一步證實,情報雪片一般遞過來。
情報上說姜瓖的義軍已經過了朔州和大石口一線,扣除情報在傳遞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姜瓖應該已經到了寧無關附近。
姜瓖的造反確實讓人想不到,阿濟格正在倉促調動人馬,把本已開始南進的力量抽調回來一部分,準備先扛住姜瓖再說其他。
如此一來,山西可就熱鬧了。
阿濟格的隊伍只有那麼點兒兵力,就是再強悍他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消耗一點兒就少一點兒。風起雲湧的地方起義軍就夠阿濟格弄一脖子的麻煩了,南邊的赴死軍西路軍雖然不能把阿濟格真正打倒,可起碼能把他死死的按在山西中部,就是想動也動不了。
如今大同的姜瓖再一造反,這戲可就真有看頭了。
李四立刻就承認了姜瓖的盟友地位,「順便」把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喀爾喀蒙古叛軍列為義軍,大肆宣揚滿清打著滿蒙一體的幌子,對蒙古行敲骨吸髓之事。並且號召蒙古各部起義反抗「滿洲壓榨」,號召蒙古內部清楚「蒙奸」部落,和滿洲韃子劃清界限。
這完全就是李四的借題發揮,短期之內也不可能就真的有什麼效果,可從長遠來看,對蒙古內部區別對待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不僅是在給反叛清人的蒙古部落壯膽兒,還有更重要戰略安排。
無論是滿、蒙絕對不是一竿子清掃出去那麼簡單。
對於這些敵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