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到了第四天,發生了一個很好笑的事情,這個看似好笑的笑話卻改變了整個陝西大戰的程序。
吳三桂致書赴死軍大帥李四:大戰經日。你我俱是兵殘甲缺,不若休整半月,再行戰士。
吳三桂要休戰。
這不是開玩笑嘛,你若投降就投降,若是不想投降就接著打,眼看著就要打的你趴在地上站不起來了,休戰……怎麼可能?還直眉白眼的說要休戰半月,有這半月的工夫,早把你吳三桂打趴下了。
可大帥立刻就同意了吳三桂這個很荒謬的休戰建議,還真的很及時的喊了暫停。
這個時候休戰,就是給吳三桂喘息的機會,到時候把在外遠徵的軍馬調集過來,好和赴死軍做最後的捨命一搏。雖然很多弟兄都想不通,可大帥的意思不能違抗。既然大帥都說要休戰了,那就先休著,半月之後再說。
反正吳三桂的所謂精銳也就是這個樣子,大夥兒也不怕他飛到天上去。
所謂的休戰,永遠也不可能是真的休戰,吳三桂和李四都是一時豪傑,很明白這個休戰的意思:戰爭其實早就分出勝負了,再打下去已經沒有必要。赴死軍徵戰陝西的目的不是要把這裡打爛,也不可能如打韃子那樣把關寧軍打的不復存在,根本之處還是想佔據陝西。
至於收編關寧軍,這種事情就不大好說了。赴死軍依是如此強大,各種建設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樣子,與其收編關寧軍還不如直接再建設一支更加強大的火器新軍。
現在的休戰,其實已經代表了戰爭的結束,剩下的就是談判桌上互相扯皮的討價還價了。
戰爭已經打不下去,赴死軍不想把陝西打爛,吳三桂更不想把家底兒都打光,雙方是一拍即合。談判的事情雖然還沒有擺到明面兒上,可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赴死軍的戰爭是暫停了,可不代表陝西就和平了。
赴死軍這邊剛剛停止戰爭,陝西的另外一場大戰卻是剛剛上演。
一看吳三桂招架不住,盤踞在山西北部的姜瓖可就坐不住了,放著這麼大的便宜不佔,豈不就是真的入寶山空手而歸?先是遣出四千人馬,緊接著又是三千,從北邊就打了過去,然後才和李四打了聲招呼……
和所有人想像的基本一樣,戰爭的頭幾天,姜瓖風頭無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縣城都佔了五個,大有勢如破竹之威。可吳三桂的家底兒還在,不是那麼好欺負的。這邊還在準備和談呢,那邊就把姜瓖的主力給陷進去了。
打吳三桂這個落水狗,不會是為了佔點便宜那麼簡單。說到根子裡還是想著擴充地盤,防範李四把大同也吞了。眼看著風頭要轉向,姜瓖這條老狐狸就慌了神兒,再也不敢玩兒先找後奏的那一套,身段也就放下來了,懇請赴死軍支援。
不管怎麼說,到面前為止,姜瓖和李四還是盟友的身份,也有一條條的秘密約定。按照事先的約定,姜瓖不必參加戰爭,只要中立就可以得到赴死軍的酬謝。現在這個老狐狸想撿便宜,反而被吳三桂敲掉了門牙,不得不向忠誠伯這邊靠攏,把秘密約定進一步加強,成為事實上的攻守同盟。
於是乎,和談的雙方就要演變成三方。吳三桂和李四爭霸的時候,姜瓖這個「小蝦米」也捲了進來。
談判,說起來是動動嘴皮子而已,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第一次和談當中,吳三桂的全權代表吳三枚。面對忠誠伯和大同鎮守總兵管姜瓖共同提出的苛刻條件,拂袖而去。
首次和談泡湯。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雖然已經註定了弱勢的一方,而且大門已經被開啟,可並沒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些個太過刻薄的條件絕對不會接受。
按理說,這種情況下,肯定是要以打促談,一邊兒打一邊談,可是雙方(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