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小夥子幹得好,給你的賞錢。”
“喲,大叔闊綽了,三齊還不來謝謝。”
“謝謝大叔,你家的菜式我保準給你送好。”
數到銅板的韓三齊笑的露出一口大白牙,幹活更起勁兒了。
旁邊一個老婦人吃著吃著也好奇的問起來,“霍夫人,你說著這地鍋雞裡放了許多滋補的藥材?”
“是呀。”
“那我想問問你說坐月子的人能吃不。”
“當然能了,我這些藥材沒有這個禁忌,大人小孩也都能吃。”
“呵呵,那就好。”老夫人拉著沈晚娘到了角落裡,“是這樣的,我這閨女呀剛生了沒幾天,可是我跟她婆婆吧處的不太咋的。我尋思我定一鍋地鍋雞,你們幫我送過去行不。”
沈晚娘滿口答應,“肯定行。”
連著接到好幾分訂單,沈晚娘一一記在簿子上。本來她的毛筆字寫得不是很好,經過這麼久的練習也算很雋秀了。
這就讓拉姑和韓三齊鬱悶了,他倆幹啥都好,就是識字寫字差強人意。
韓三齊勉強認字,拉姑這麼多年是拿筆都沒有學過。
沈晚娘腦子一活便對他們道:“你們兩個呀別老是傻幹活,打烊了也得回去找個夫子多讀讀書,以後誰要是學得好,咱們賬簿就歸誰打理。”
“說不定,等我以後忙不過來的時候這鋪子的掌櫃的就讓你們當。”
“……”
兩個人眼睛都看直了。
能當掌櫃的呀,那也太讓人興奮了。
“我們肯定好好學。”兩個人都很積極。
這樣,地鍋雞的成功推出,又讓鋪子裡熱鬧了起來,也把麻辣串串的外賣帶動了。
不僅是總鋪子裡的生意好,霍大義那邊分鋪子裡也熱鬧極了。
這下可讓沈晚娘徹底鬆了一口氣,不僅賺到銀子,從趙財主家抵債的上千只雞也就有了銷路。
哪怕一天賣個三四十隻,這年前年後也賣得差不多了。
韓三齊有些忙不過來,她便回村裡一趟,又在村裡招出了一個做事穩當的年輕人專門負責送外賣。
外賣就近處的挑擔子跑腿,遠處的駕車,擔子上或是車上放一個銅鈴鐺。
只要鈴鐺一響就說明自家的外賣到了。
一時間,很多人家窗子裡都飄出這地鍋雞濃濃的香味。
“婆婆,你聞著沒,隔壁二春家好像又買那個地鍋雞了。”單家的兒媳婦這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就聞見了味兒,饞的直吞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