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部分 (3 / 4)

事活動之前,也要探查敵方的虛實,劃定行軍的路線,為作戰做複雜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對於詹家寨這種坐地炮,長期盤踞在山區的武裝團伙來說。詹大頭等首腦人物清楚的知道,進行跨區域的作戰,不是一拍腦門子,喊一句“兄弟們給我衝”之後,就蜂擁而上的那種情況。

在派出了幾個長期和復興會進行交易的人,對枝江縣展開偵查之後,詹大頭立即對參加行動的青壯進行體能訓練,開始為他們配備大刀藤牌等武器。詹大頭和詹不凡在一個月後再次會面,雙方就部隊間的配合方式,以及雙方的行軍路線和匯和地點進行了協商。最後確定,雙方在長江南岸,江北村對面的李家渡匯合。

荊州方面,由苗偉常和五個千戶以及幾個豪強組成的,總數為六百人計程車兵,坐兩艘沙船,到李家渡。之後,隨後到達李家渡的六百名詹家寨武裝青壯,在李家渡登上荊州方面的船,一起突襲李家渡對岸的水府廟。

在水府廟登陸後,雙方整理隊伍,進攻位於水府廟附近的董灘口集鎮。在董灘口的搶掠所得,由雙方平均分配。在此之後,雙方在董灘口附近駐紮一夜,第二天由陸路延長江向東,經枝江縣城,進攻王書輝所在地王府鎮。

攻入王府鎮後,詹家寨的武裝就可以“自由活動”了。荊州方面,則直入王府鎮抓捕王書輝,死活不論,但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軍事行動的問題在於,戰鬥的過程並不是整個軍事行動中所佔比重最大的部分。不管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武器時代,在一場具體的戰鬥中,作戰雙方的戰鬥,可能也就是在十幾二十幾分鐘之後,就分出勝負了。但是,真正的決定在這十幾二十幾分鐘的作戰中,誰勝誰負的關鍵因素,是在作戰之前雙方的準備。

雙方部隊在士兵訓練,在武器裝備,在思想教育,在指揮水平,在情報偵查等各個方面下的功夫,最終才會在作戰的時候產生關鍵性的效果。

正所謂“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和文藝工作者一樣,決定戰役勝負的,正是那臺下的十年功,正是那戰役爆發前的準備工作決定的。

雖然對於進攻方來說,詹家寨礦匪們的個人戰力,比荊州衛以農奴為主要成員的部隊,水平要更高一些。但是,荊州衛的那些農奴,畢竟有一定的集體意識。苗偉常出動的那一百個家丁,是經過苗偉常的一定的訓練的。所以,真的到了戰場上的時候,荊州衛的農奴反倒有可能會表現的更好一些。

對於這次組織人手對王書輝的進攻這件事情,為了討好吏部尚書張問達,苗偉常和包慧贊都表現的非常鄭重。他們不僅在行動發起之前,對荊州衛的六百人進行了認真的訓練,更直接派出十多個參加過播州之役,精通練兵的老兵,到詹家寨,幫助詹家寨的礦匪武裝訓練陣型排列,教導他們戰場配合。

可能是因為詹家寨的礦匪們,在長期的戰鬥實踐中已經認識到了陣列和配合的重要意義了吧。雙方在軍事訓練方面,反倒是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詹家寨礦匪們,對於陣列和配合的掌握比較順利和迅速。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由荊州衛五個千戶所精挑細選出來的五百個士兵,因為長期務農,給各級武官當農奴。對他們的訓練,倒要比詹家寨的礦匪們,更費時間和精力。

最有趣的是,在詹家寨和荊州衛熱火朝天的開展軍事訓練,為進攻王府鎮作著充足的準備的時候。無論是詹家寨方面,還是荊州衛方面,復興會的情報中心,都收到了兩個武裝團伙陰謀進攻王府鎮的情報。

說起來真的很搞笑,給復興會報信的人,正是詹家寨和荊州衛派到王府鎮蒐集情報,打探虛實的人。詹家寨方面給復興會報信兒的,是詹白鬚的親兒子詹天雄。荊州衛方面給復興會報信兒的,是兩個千戶所這次被抽調訓練計程車兵家的親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