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身邊的奸佞小人給矇蔽了,被狐狸精給帶壞了。
特別是李隆基會不會用人這個問題,千百年來一直爭議很大,有人說,李隆基早年之所以締造了開元盛世,是因為啟用了像姚崇和宋璟這樣的一代賢相,而晚年引發安史之亂,則是讓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這樣的壞人和惡人大行其道,為什麼同樣一個皇帝,前後用人的風格和喜好差別這麼大?
作為一名封建帝王,會不會用人,都用些什麼樣的人,是看他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座標。
漢高祖劉邦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歷史上會用人的典範,漢高祖不僅親手打造了國祚延續了三百多年的大漢王朝,而且在後來呂后專權,呂家獨大的不利局面下,劉氏皇族集團還能實現撥亂反正,很重要的一條因素就是漢高祖會看人、識人、用人,讓周勃和陳平兩大忠臣潛伏下來,伺機而動,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出現的?離不開房謀杜斷,這可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離不開魏徵的不斷進諫,要知道魏徵可是李世民不共戴天的政敵哥哥李建成的部下,沒點胸懷和氣魄,唐太宗怎麼會聽得進魏徵的逆耳忠言?
可是,作為既開創了開元盛世,又引發了後來安史之亂的唐玄宗,他的用人問題一直爭議很大,雖然他早年啟用過一代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曾打造過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太平景象,但李隆基在換宰相方面的頻率有點像換衣服,今天這件不喜歡了,那就換一件喜歡的。
對待宰相也是,昨天還惺惺相惜,你儂我儂,第二天起來突然覺得宰相不合心意了,那就毫不猶豫的換掉,著名的姚崇宋璟,包括後來的張說張九齡,在宰相的位置上基本上都不過三五年,這是李隆基用人第一個被人詬病的地方。
至於第二個地方那就人所共知了:有口皆碑的賢相他三五年就撤換,反倒像李林甫和楊國忠這樣的奸相,他一用就十年二十年,諸葛亮曾經提醒後主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這樣才能做一個好皇帝,可李隆基偏偏反過來,“親小人遠賢臣”,安史之亂能不爆發嗎?
李隆基執政初期為何要不停的換宰相?他這樣做究竟是情緒化之下一時衝動的決定,還是制度化之下的通盤考慮?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學者,《百家講壇》曾經的主講人蒙曼有過一個論斷,她認為唐玄宗上臺後一直採取的是宰相專任而不久任的制度,宰相專任而不久任。
唐玄宗以前,無論是唐太宗也好,還是武則天乃至唐中宗、唐睿宗也好,同一時間任用的宰相都非常多。
多到什麼程度呢?中宗一朝號稱三無坐處(宰相、御史、員外郎)。
宰相多到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這麼多宰相在一起各抒己見,誰也管不了誰,那到底誰做決定呢?當然是皇帝。
這樣做的好處是皇帝可以駕馭宰相,可是,也有壞處,就是對皇帝的要求非常高。
皇帝既要當國家元首,還得當政府首腦,事必躬親,這就需要皇帝精力過人才行,而且還得非常敬業,安史之亂前只有兩個皇帝做到了這兩點,一個是唐太宗,另一個是武則天。
只有這兩個政治強人才能一邊當皇帝,一邊再兼著宰相。
可是到了武則天以後,無論是中宗還是睿宗,就都不行了。
所以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看到這個問題了,他要改。
怎麼改呢?就是放棄多相制,採用專任制。
同一個時期,只有兩個宰相,一個是中書令,另一個是侍中;而且這兩個宰相之中只能有一個起主導作用,這樣就使得宰相的權力集中了。
相權集中,就可以委任責成,皇帝也就不必事事親力親為,這是專任的好處。
中國古代一直講究皇帝要垂拱而治,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