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統帥的指示,張治中對長沙jǐng備司令酆悌、省保安處長徐權也交代得明明白白:“須在我軍自汨羅撤退後再下令開始行動。並且必須在先發空襲jǐng報、使居民躲避以後。”
很顯然,放火焚城有兩大前提條件,一是長沙失陷;二是必須先發空襲jǐng報。 ;這一計劃應該是周到的。然而,正如**的很多戰略部署一樣,由於缺乏一級監督一級抓落實的jīng神,結果執行起來常常大變樣。
就在這天深夜,風雲突變。由於天心閣附近的傷兵醫院不慎失火,參加放火隊的民團士兵丁森等人。一見火起。以為那就是訊號。不等空襲jǐng報響起,毅然點火燒了自家的房子。接著,預先守候各處的放火隊也一齊動手,將火把紛紛投向油桶和民房。已經熟睡的市民被驚醒後,先還當作一般火災,不以為然,後見全城火起,方知情況嚴重。又以為rì軍攻進城了,遂在慌亂中cháo水一樣爭相出逃,場面極為混亂。而大火初起時,身為長沙jǐng備司令的酆悌也在酣睡之中,被副官急急叫醒後卻只說了一句:“我未下令,誰人敢放火?你快去查一查。”說完倒頭又睡。
長沙大火燒了兩天兩夜,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損失最為慘重的四座城市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燒死市民約3000人,焚燬房屋5。6萬餘棟,佔全城建築的95。6%;學校、銀行、工廠、商店毀於一旦。商業損失達5541億元(法幣),佔全市財產的43%。
長沙大火毀滅了長沙城自chūn秋戰國以來的文化積累。地面文物毀滅到幾近於零。長沙作為中華為數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變的古城,文化傳承也在此中斷,在歷史研究上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七十四軍是在大火後的第三天,從北門開進長沙城的。
張靈甫親率自己的153旅走在全軍最前列。
305團一營營長陳公勇緊跟在他身後。一營已經留守在了木子店,他是隨隊伍一起來戰區為野戰醫院領取藥品補給的。
弟兄們儘管事前已經知道長沙被燒了,但萬萬沒想到會燒成這樣慘不忍睹:還沒有進城就聞到空氣中濃濃的焦糊氣息,舉目四望,除了幾棟教堂和遠處的鐘樓、國貨陳列館還岸然屹立著被煙燻黑的空殼以外,剩下的全是斷壁殘垣,昔rì的繁華、熱鬧的街市蕩然無存,滿地的瓦礫和廢墟中還冒著一絲絲水蒸氣。
這就是那個兩湖熟、天下足的湖南省的省會城市嗎?
身經百戰的弟兄們全都驚呆了!
部隊沿著環城路,經興漢門、經武門、瀏城橋直奔天心閣,沿途所見一片淒涼,難民們有的在瓦礫中一遍又一遍地扒著什麼,有的在用蘆葦、蔑席和破磚搭起簡陋的草棚,連老鼠也餓得不怕人,到處亂竄、覓食。
這一幕幕悲慘的情景,在yīn沉沉的北風中顯得是那樣的哀怨。默默無言的張靈甫,再也看不下去了。zong理生前曰:革命軍人要具有智、仁、勇三大jīng神,我等食國之俸祿,就應當救民於水火。他首先解下自己的乾糧袋,一邊跟著隊伍走,一邊投向了路邊的難民。
無聲的命令,迅速感染了全軍。一條又一條幹糧袋、一件又一件棉衣紛紛飛向馬路兩邊。接著,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難民捧著懷裡的乾糧袋、棉衣從馬路兩側不斷地湧過來,滿懷感激之情,夾道目送大軍的遠去。
將士們就這樣邊走、邊解民眾之急。
“媽媽,我冷、我好餓呀……”當隊伍經過瀏城橋畔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悽慘的哀號聲吸引住陳公勇的注意,這聲音怎麼是武漢的口音,怎麼這樣耳熟?
不遠處,在被燒得只有一堵牆的廢墟邊,母女兩人捲縮成一團,她們蓬頭垢面,身上緊緊地裹著髒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