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部分 (2 / 5)

河東郡為長安外圍重要的屏障,其地的得失關係到長安的安危,是以代王楊侑才會派能征善戰的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於此地駐軍。

屈突通並非宋老生之流可比,其戎馬一生,戰功赫赫,是能征善戰之輩,有他鎮守在河東郡,李淵軍要想將河東的話攻克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李淵正為如何攻打河東郡而發愁的時候,汾陽人薛大鼎勸說李淵道:“請不要進攻河東,從龍門直接西渡黃河,佔據永豐倉,向各地傳佈檄文,關中地區便坐等可取了。”

李淵打算聽從他的意見,任命薛大鼎為大將軍府察非掾,但唐儉等諸將都請求先攻取河東,因為如果在河東未攻下而直接渡河入關中的話,太過於冒險了。

而且黃河水流湍急,李淵軍中也沒有舟船可用,所以唐儉等人才會出言反對。

李淵對此感到為難了,於是向李隱問計,李淵總喜歡在遇到兩難決定的時候問李隱的想法。

李隱道:“可以先屯軍龍門與屈突通對峙,然後派人渡河入關中打探情報,聯絡關中義軍,之後再做打算不遲。”

李淵大以為善,於是同意了李隱的建議。

第149章 渡河

從龍門往西渡過黃河後,便是關中之地的馮翊郡,而馮翊郡的西南方,便是西京長安所在的京兆郡,所以探明馮翊郡現在的具體情況尤為重要。

軍中有新近歸降且對馮翊郡熟悉的人告知眾人,馮翊郡太守名叫蕭造,為人最是貪生怕死,若大軍逼近,他必會獻城投降,而馮翊郡群盜中,以一個名叫孫華的人,勢力最強,有眾三萬多人。

李隱聽後主動請纓道:“父親,請讓我渡河去馮翊郡親自招降孫華!”

李隱此言一出軍中眾人都是大為吃驚,李淵連忙搖頭道:“孫華性情究竟如何,我們尚不知曉,吾兒怎能輕易冒險?”

李隱卻決然道:“馮翊郡太守蕭造不必多慮,孫華若歸降我們,則馮翊郡群盜必能隨之歸降我們,馮翊郡就能很快為我李家所有了,我李家也就能在關中獲得立足之地,所以孫華關係重大,值得孩兒冒險前去將他招降!”

李淵仍是不答應,劉文靜等人也認為太過冒險,但李隱態度卻十分的堅決,李淵最後只好答應了,但萬分囑咐李隱此行一定要小心謹慎,李隱認真的點頭答應了。

翌日,李隱只帶了蘇定方、傅鷹等幾個人,便乘了一葉孤舟,渡過了奔騰咆哮的黃河,到了關中馮翊郡韓城縣地界。

韓城縣的東北,有座大山名為梁山(此梁山非水滸的水泊梁山,臨黃河),孫華的人馬便是盤踞在梁山。

當李隱與蘇定方等人剛往梁山方向走去不久,忽然便見前面奔來數十騎人馬,這數十騎人馬行到李隱等人附近停下,當先一人畢恭畢敬的道:“前面的可是靈武公?小人孫華求見。”

……

大業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李淵率領大軍從龍門縣繼續往南進軍,抵達汾陰縣(今榮河縣北九里),七月初一,李淵進軍到壺口(今龍門山的西麓),河邊的百姓向李淵獻船的每天有一百多人,李淵便以此建立了水軍,以供大軍渡河之用。

此時距離李隱渡河去勸降孫華已過去了三天,李隱音信全無,李淵、劉文靜等人對此都感到有些擔憂。

當然也有人心中暗喜,比如李淵身邊最為親近的裴寂,他一直便與李隱不怎麼對付,自從太原起兵以來,更是有數次他提出的意見被李隱當場反駁,更讓裴寂難堪的是,基本每次最後都證明,李隱的建議是對的,使得裴寂心中對李隱暗恨不已。

李隱無論是起兵前還是起兵後,功勞都頗大,此時要是讓他只帶幾個人渡河,就馮翊郡勢力最大的叛軍勸降,讓李軍在關中取得立足之地,那李隱的功勞就真的是無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