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部分 (3 / 3)

異動。采詩官們把蒐集到的民歌民謠呈報給國君,國君就能依此應對。順應民意調整國策云云多半隻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話,未雨綢繆搶先發難剷除所有心存不滿的人恐怕才是國君“採風”的真實目的。

魏國的采詩官駕著馬車在山野裡行走,聽到伐木工人的歌聲,就將民歌記下來,回去唱給國君聽。隨後這首歌就被史官記載在了竹簡上,後來又被孔子編進了《詩經?魏風》,後人稱之為《伐檀》。

已經忘記老師是如何闡述這首詩的中心思想了,甚至都不覺得這些伐木工人是多麼多麼的辛苦,慘受剝削,只是彷彿還能想見那樣雄渾粗獷迴盪在山谷水澤的歌聲,以及他們最後的指責——“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現在,無須再有什麼顧忌了。我們可以坦然地鄙視那些不勞而獲的人:憑什麼我辛辛苦苦地養活你!即使我為你服務,你也應該給我應得的報酬和尊重!這是人權。就像現今職場的白骨精們,一旦有更好的發展,一紙辭職信遞給BOSS,不是你炒我,是我主動炒了你。

但是無論人權法制,怎麼完善都一定會有不勞而獲的人。比如出身很好的二世祖,被慣壞了不能長大的孩子,他們像細菌一樣無法消除。無論社會文明進到哪一階段,他們一樣可以在小小的世界裡享受奴隸主式的優待,而身邊的人甘心一生為奴,與世隔絕。這樣自私縱容,你怎麼抱怨,怎麼去恨?這種頑固的寵溺恐怕連最偉大的革命者都束手無策。

我們看到,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人,往往改變不了自己的親人。子孫不肖,能叫先人在地下愁得死不瞑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叫人想起“尸位素餐”這個詞。屍,是古代祭禮中的一個代表神像端坐著,而毋須做任何動作的人。《書經》裡有“太康尸位”一句,尸位就是源出於此,用來比喻一個有職位而沒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禮中的屍,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動作一樣。“素餐”則正是出自《詩經》本篇。

這兩個詞古來已有,連起來合用卻是始自《漢書?朱雲傳》,“發明人”是漢成帝時的槐裡令朱雲。據《漢書?地理志》等記載,“槐裡”是京畿右扶風轄下的一個縣,它原是周代的“犬丘”,秦代稱“廢丘”,西漢初改為“槐裡”。因為是縣,所以槐裡設“令”治理。簡單來說朱雲是個縣令,他為官清正生性孤耿。因為不滿皇帝任用自己的老師張禹為相,慨然上書道:“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以厲其餘。這一罵罵得太露骨,罵得成帝惱羞成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後來多虧大臣辛慶忌力保朱雲,漢成帝才赦免了他的死罪。後人於是用“素餐”來比喻無功食祿的人。

朱雲的抗爭沒有太大效果,就像奴隸的歌聲多數時候只能遣懷,詩經一篇篇地唱過。只是記錄,當時現在都不能改變什麼事。

那些坎坎地伐木聲靜了,尸位素餐不勞而獲的人也已經死掉了……

岸邊多少事,大河依舊東流。

'上一頁' '返回書目' '下一頁'

Copyright ©2007…2011 HQREA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屬於 虹橋書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