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還不如裴英傑呢。自己的一世英名,怎麼也不能毀在兒子的手裡,得找一個好一點的先生,好好管教兒子。
家事、國事、天下事,嶽大人要管的實在太多了,他也想自己教育兒子,可哪有那麼多時間呀。自己再過兩天就要出mén了,還是先給兒子找一個先生先教著,有什麼事,等自己從日照回來再說。
嶽肅到了前院,喊來金蟬,讓他派人出府,找一位好點的先生,到府上教孩子。
金蟬當下領命,帶著幾十個人,到街上打聽坐館的先生。
北京城內教書的人有的是,可以說,除了進士之外,舉人、秀才都有坐館的。不過,舉人開館,教的都是chéng人,不可能去當啟méng老師,去做啟méng老師的也就是秀才一檔。
明朝的教育界,那是等級分明,哪怕是首輔的兒子,在啟méng階段,也很少有舉人上mén,因為這太大材小用了。在《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那個華太師家裡請的老師,不也就是一個老秀才麼。這個世上,也就皇上的兒子,能夠是個例外,可以得到翰林院的學士講課。
當然,以嶽肅的身份,想要找個好老師,也是很容易的,除了進士找不了,找舉人並不困難,只要給定義為幕僚,這樣的話,上mén的人都能成群結隊。
金蟬帶人出去之後,突然感覺很是mí糊,他哪裡知道京城裡在哪聘先生呀。不過他也有辦法,跑到了順天府去打聽,嶽大人家裡的事,誰敢怠慢,府尹大人馬上叫捕頭去辦,一定要找個好點的。作為順天府的捕頭,街頭巷尾的事,哪有不知道的,那捕頭很快給請來一位老學究。
老頭是順天府落地的秀才,二十歲得到秀才功名,後來一直考到四十五歲,還是個秀才。其間經常擔任兒童啟méng教育工作。見四十五歲還沒考上舉人,他也心灰意懶,乾脆不考了,從此就從事教育工作,給不少北京城的大戶、官宦人家當過兒童教師。前些時日,剛剛在一富戶家辭館,因為名聲在外,聘請的人還不少,別看老頭自己考不行,教學生很在行,他教出來的學生,不少都考上舉人和進士。老頭正考慮去哪家呢,順天府的人就來了,一說是嶽大人府上開館,找到了他,老頭是jī動不已,馬上就一口答應下來。
金蟬見到老頭,很是滿意,謝過順天府,帶著老頭返回嶽府。嶽大人府上招認,當然不能隨隨便便,金蟬順路走了趟六扇mén,讓人查一下老頭的背景。
老傢伙名叫王學政,確實在京城的教育界有名,金蟬也就放心。帶回府上,嶽肅親自接見,別看嶽肅官大,但大明朝講究的是尊師重道。通常情況下,一個秀才,見了嶽肅都得自稱學生,可今天給兒子請老師,王學政的地位也就提了上來。
和王學政聊了一會,嶽肅認為此人確實有些才華,而且教育經驗豐富,適合做自己兒子的老師。當下,嶽肅叫人,去把兒子喊來,到書房行拜師禮。
結果,等了半天,下人也沒把嶽森帶來,嶽肅心中著急,納悶起來,按理說,沐天嬌所住的院子,離自己的書房不遠,這麼久的時間,兩個兩回也差不多走完了。
著急的功夫,小人回來了,可是,卻只有他一個人。
“嶽旺,我不是要你將公子帶過來嗎?怎麼只有你一個人過來?”
“回老爺的話……”下人嶽旺一臉難sè地說道:“小人見到了公子,可一說是老爺請公子過來拜師,公子卻是死活不來,小人苦苦相勸,也沒有用處。二夫人說,讓老爺先等一會,由她再勸勸公子。”
“什麼?”一聽這話嶽肅又火了,自己讓他拜師,他竟然敢不過來。嶽肅隨即站起身來,衝著王學政一拱手,說道:“王先生,讓您見笑了,嶽某這就去將小犬帶來,您請在此寬坐。”
“小孩子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