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其他小說>包青天伸冤> 包青天之冤案(34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包青天之冤案(343) (2 / 3)

背後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路騎馬,直奔酒肆。酒肆門口熱鬧非凡,眾人恣意談笑,一派歡愉。然而,當包拯、展昭與隊伍進入之時,瞬間酒肆內的氣氛驟變,眾人皆朝他們投來異樣的眼光。

包拯並未怯場,率先走向張老三,正欲問詢,卻沒想到這一問,張老三卻滿臉惶恐,急速離開,轉身奔逃而去。包拯低喝:“張老三!你莫要逃!”

眾人心中一緊,展昭迅速翻身而出,飛身追趕。與此同時,酒肆內外處處風起雲湧,人心惶惶。就在展昭將張老三抓回來的瞬間,張老三張嘴欲言,卻突然喉中一聲悶哼,癱倒不起。

包拯心中一緊,心道事態不妙,絕不能讓他受了傷,斬斷了口供。於是嚴厲問道:“是誰殺了你?”

張老三堅持著,勉強支撐著最後一口氣:“不……不怪我……”就此而亡。

包拯瞪大了眼睛,心如刀割,感到一個深重的陰影逼近眼前。這一切看來並非偶然,似乎有人早已將他們的步伐掌控於心。在此陷入驚慌之際,包拯心中的憤怒愈發洶湧,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查出真相,還李婉兒清白。

當夜,幾人收拾心情,揭開了破案的序幕,開始分析案情。展昭坐在燈下,掀開紙籤,濃濃的墨香四溢,他將各種資訊進行整理,慢慢串聯出蛛絲馬跡:“張老三的死,絕非普通意外。他可能知曉了太多,不然怎麼會在此時死於非命?”

公孫述端著茶盞,沉吟片刻,恍若點滴良策:“不僅如此,或許我們可以在趙建國身邊尋找線索,他與李婉兒的過往必然極為複雜,若是能找到與李婉兒密切往來的證據,便可撇清她的嫌疑。”

次日,包拯一行人前往趙建國的府邸,設下圈套。他們的核心目標便是獲取趙建國心中隱秘,想出一個法子來,使他不得不洩露出一些真相。

包拯化裝成一個讀書人,特別參見了趙建國,一入大門,攜風而至。趙建國狡詐地看著他,笑容中透著一絲不屑:“你是誰?膽子倒是夠大的,竟敢來此找死?”

“在下只是來向趙大人討教些治國理政之法,聆聽教誨。”包拯態度溫和,眼神清明。

趙建國略顯不屑,可見他心中暗估包拯的來意半信半疑。過了一時辰,他面露倦色,便起身告辭,正準備送包拯出門時,展昭化為黑衣俠客,暗中守在其後。

就在包拯略微偏身、展示筆墨時,忽然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上面書著當日張老三臨終所言的最後一句話:“不怪我。”

趙建國神色大變,手微微顫抖,心裡一絲不安如潮水般湧來,連忙收斂神色:“這……何意?”

包拯心中一怔,暗道果然是處心積慮。“大人覺得,李婉兒是否冤屈?”

他的話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趙建國的臉色瞬間陰沉,不再掩飾心中的焦慮:“無知之徒,怎敢妄加揣測?”

一言激起一場波瀾,包拯迎著趙建國的目光,繼續追問:“如您真心為朝堂考慮,何以要逼她做如此之事?她與朝中是否有隱秘聯絡?”

包拯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期待著趙建國露出一些馬腳。

“包拯,光明磊落可不是尋常之輩為我所設!當日事發,她與權賊屢屢相攜,讓我不得不生疑!”趙建國指著包拯,語氣中怒意昂揚,但內心卻顯露出慌張。

就在此時,包拯心中一動,察覺到趙建國口中提到的“權賊”極有可能是另有其人,假如真能找到這名權賊,定能揭露一個更大的真相。

於是,包拯緩緩走向趙建國,義正辭嚴:“求大人明白,冤屈何其深重!如若有天探明此事,便是皆為功臣,豈容被人誣陷?”

趙建國面帶憤懣,但猝不及防,竟不知不覺間被包拯繞到了陰影當中。包拯心中暗自竊喜,這一招將他逼至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