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慶桓去世後,假裝正義之士的寧遠晨試圖接近羅英。
他還留了個心眼兒,稱想將他們滅口、花心濫情的都是寧遠昭作為。
他作為其兄長,看不慣他的行事作風。
所以羅英和羅夫人起先以為殺人兇手是侯府嫡子寧遠昭。
至此,“體弱多病”的嫡子成為了庶長子的背鍋俠。
寧遠晨執意除掉羅慶桓,是怕他揭露自己的惡行。
而他不知道的是,貪腐案的人早就想除掉羅慶桓。
一是他無意中發現了他們的利益鏈條。
二是羅慶桓辭官的舉動說明他不想同流合汙。
因此寧遠晨以為是自己僱兇殺人,實則他才是那個任人擺佈的傀儡。
那幫人想拉他入夥,也就是看在他有個掌握實權的侯爺爹。
案件審理告一段落,即日起將龐、寧二人的案子合併審理。
那位狀師也沒想到,他不過是耽擱了一天,怎麼就蓋棺定論了?
羅家的案子暫且告一段落。
由於寧遠晨跟姓龐的還有其他案件涉及其中,因此無法立即判刑。
但補償總歸是要有的,大理寺勒令龐雲貴和武安侯府對羅家做出賠償。
羅家三口終於團聚,但她們還是擔憂。
原本的小院兒是回不去了,那是朝廷分給官員的住房。
母子三人想要租一個繁華地段的院子,那樣更安全。
她們知道總會有漏網之魚存在,因此住在人員密集的區域就顯得尤為重要。
晚上蘇時恩聽說了此事,跟玉哥兒商量一下,要不要將城西的院子租給她們。
韓澤玉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好臨近年關,他的客棧入住率不高。
索性讓她們住在店裡,反正租誰的不是租呢!
要是不想住客棧,那也沒關係,他可以隔出個兩層小複式,之後再租給她們。
鐵柱覺得主子在強買強賣。
韓澤玉不以為意,有他坐鎮的店才是最安全的。
花同樣的錢,既有了安身之所,又得到了韓大師的庇護。
鐵柱硬著頭皮去找羅英詳談,結果羅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入住客棧。
羅英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蘇時恩這兩年是不會離開京城的。
只要他不走,韓老闆自然也不會離開。
有這兩年時間也就差不多了,他們畢竟是小角色,那夥人也不會耗費心神,一直盯著他們。
韓澤玉覺得這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人在屋簷下,多說場面話。
羅英態度特別好,希望韓老闆多多關照。
韓澤玉自認為關照的很到位,完全忘了還有個給蘇時恩送“情書”的小白臉。
羅夫人跟羅婉晴出現在大理寺的事情,寧遠昭竟然是最後一個知曉的。
起先他還覺得有些義憤填膺,後來他也想通了。
雖說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目地確實不純,且以他的實力,完全護不住兩塊燙手山芋。
可同為翰林的蘇時恩是怎麼做到的?
於是就出現了那封充滿試探意味的信件。
寧遠昭也不知道自己刪刪改改,精心雕琢的信件,竟被醋罈子半路截胡。
既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原路返回,人家給束之高閣了。
欺人太甚!
忍無可忍的寧遠昭,冒著人設崩塌的風險,拖著“虛弱的病體”,再次來到翰林院。
說實話,武安侯府正處於風口浪尖之上,旁人是避之唯恐不及,壓根兒就沒人主動找他說話。
蘇時恩藝高人膽大,淡定的端著水杯,一步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