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塵埃山莊在什麼地方> 第114章 李嗣本之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李嗣本之憂 (1 / 2)

過了年,李嗣本剛回了代州沒幾天,他接連收到了好幾份關於契丹軍的訊息。先是雲州雲南縣報告一隊契丹軍劫掠雲州左屯縣時與雲南縣雙寧營護送的商隊碰了面,雙方展開了衝殺,雙寧營斬殺契丹軍四十餘人,截獲糧食、財物、戰馬不少。之後,雲東縣又傳來訊息,內容為一隊契丹軍遊擊軍繞行太白山探路,試圖從雁門關東側尋找道路繞道到代州,後被雲東縣巡防軍發現,殺了二十多名契丹軍!

李嗣本知道了這兩件事,不由心憂起來,他對掌書記文思景和田監軍說道:“契丹軍快忍不住了!敢公然進入雲州境內,尤其從東邊來的這支隊伍更讓人擔憂,契丹軍想找路繞過雁門關,看來雁門關東側的防務急需加強!”

文思景答道:“是啊!晉王一直在籌備開春和大梁的戰事,對北線多少有些疏忽,可是雲州才是河東軍的發源地,一旦雲州失守,雁門關只能死守,才能保住南邊的太原府!是不是給晉王去個塘報,在不加強雲、朔、雁的守備力量,萬一出了亂子我們可承擔不起!”

李嗣本看看田監軍問道:“田大人!你的意見呢?”

田參軍答道:“文大人說得對!雲州不能有失!丟了雲州,一旦契丹軍兵臨雁門關這道最後的防線,河東軍只能在開闊的平原和契丹軍對決,除了幾座城池,我們沒有一點地利可守,契丹鐵騎最擅長打這種仗。”

李嗣本苦笑了一下說道:“晉王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只想透過幾次決戰和梁軍一決高下,可是即使打敗了大梁軍,自身折損太多根本無力再抵禦契丹軍。這種認知,多少有些直接、簡單!要徹底擊敗大梁軍何其困難,要奪天下,當正統皇帝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啊!”

文思景在一旁輕聲咳嗽了幾聲,提醒李嗣本說話注意!

李嗣本卻愈發想多說幾句,他和田參軍說道:“田大人也是我帶出來的人,雖然擔負監軍的責任,想必也明白我是真心擔憂雲州的防務,龜縮在雁門關不出去不是辦法,契丹軍這半年裡來了多少次了,現在契丹軍和幽州軍在合作,萬一他們真從東面找到突破口,到時為時晚已。”

田監軍忙說:“大人所憂有理啊!當年宣州不戰而棄的結果不就是讓契丹軍白白得了宣州,還把戰線壓到雲州嗎!雲州丟了,契丹軍肯定繼續南下。雁門關防線過於長,從東到西幾百裡,有大小隘口十八座,防守山寨十二營,萬一其中之一被契丹軍悄悄突破,沒有及時放起烽火,整個雁門關的防禦馬上會陷入被動,下官同意李大人的想法,我們是不是聯名給晉王上個塘報,說明其中利害,勸說晉王能分兵一部固守雲州。有云州和雲州外圍的各處烽火警戒,雁門關不但能防守,還可以作為出兵增援的依託。”

李嗣本先對田參軍說道:“田參軍沒少下功夫啊!對雁門關各地的熟悉程度讓人欽佩。”之後對文思景說道:“文大人你來起草塘報,大致有三個意思,一、契丹軍猖狂,接連入侵雲州,還有斥候接近雁門關防線東側,嚴重威脅到了雁門關的安危;二、雲州的巡防軍必須增加,確保雲州境內安全,這樣才能保證雲州的錢糧賦稅上繳,進而保證河東軍在南線的供給;三、需適時對契丹軍發動反擊,奪回契丹軍劫掠的物資,不能坐視契丹軍日益強大。再把這次雙寧營的塘報、奪回的財物、軍馬送到太原府,請晉王查驗。”

文思景簡單記憶之後,說道:“萬一晉王回覆沒有軍力支援,命就地組織軍馬對抗契丹人怎麼辦?”

“你說明一下,契丹軍精於騎射,都是久經沙場的軍兵,我們臨時組織人馬難以應對!”

文思景點點頭,退到一邊。

李嗣本又對田監軍說道:“田大人,你是不是也可以給河東軍監軍張承業大人寫封信,請張大人也替我們說個話,促成晉王對雲州的重視,派出部分人馬支援我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