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史記 人物故事> 第5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部分 (2 / 5)

君之計真乃好計,怪不得秦國有了你發展如此之快!”得人之贊,他少不得也要投桃報李。

於是,魏惠王廣建王宮,置天子車服,自稱為王。是年,魏惠王以朝見周天子為名,邀秦、韓、宋、衛、鄒、魯等國在逢澤(今開封市東南)參加會盟。會盟之後,同去朝見周天子。此次會盟為戰國七國國君稱王之始。由於會盟乃惠王使用壓力所致,因而遭到韓國的極力抵制,於是韓國和共同抵制逢澤之會的齊國親近起來。

魏惠王為廣造宮室,大肆征斂民脂民膏,掏空了魏國,更兼強力施壓召集各國與會,頗為得罪了不少諸侯。

惠王得衛鞅之追捧,召開了一次盛大的國際會議,自以為天下無敵,遂開始飄飄然起來。諸侯之中,有稍微不服的,便開始興兵征伐,諸侯小國多被魏國欺負。

第一百一十三回 戰馬陵龐涓身死

公元前354年;魏將龐涓引兵攻趙;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向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西來;矛頭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龐涓聞訊立即回師自救;孫臏巧妙地在魏軍南撤必經之地桂陵(今河南長垣)設伏;大敗魏軍;擒龐涓(後放回);史稱“桂陵之戰”;孫臏的這一戰法後來被概括為“圍魏救趙”。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龐涓聯合趙國引兵伐韓;包圍韓都新鄭(今屬河南省)。韓昭侯求救於齊。齊以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經曲阜、亢父(今山東濟寧);由定陶進入魏境;矛頭直指與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黃(今河南民權)。龐涓聞訊;忙棄韓而回。魏惠王深恨齊國一再幹預魏國的大事;乃起傾國之兵迎擊齊軍;仍以龐涓為將;太子申為上將軍;隨軍參與指揮;誓與齊軍決一死戰。

孫臏見魏軍來勢兇猛;且敵我力量眾寡懸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便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他命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退。馬陵位於鄄邑北60華里處;溝深林密;道路曲折;適於設伏。孫臏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龐涓一見大喜;認為齊軍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過半;便親率精銳之師兼程追趕。天黑時趕到馬陵;命兵士點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見一棵大樹被剝去一塊樹皮;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8個大字。龐涓頓悟中計;剛要下令撤退;齊軍伏兵已是萬箭齊發。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龐涓自知厄運難逃;大叫一聲:“一著不慎;遂使豎子成名!”拔劍自刎。齊軍乘勝追擊;正遇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魏軍兵敗如山倒。齊軍生擒太子申;大獲全勝。史稱此戰為“馬陵之戰”;稱孫臏的戰法為“減灶之計”。

此戰後;魏國由盛轉衰;孫臏卻因善於用兵而名揚天下。

見魏惠王已把魏國的的實力折騰的精光,孝公二十二年(前340),衛鞅向孝公請令,帶兵攻打魏國。

衛鞅帶領人馬來到魏國直逼魏國國都大梁,不成想,卻遇到了魏國的頑強抵抗。衛鞅帶領人*攻了數日,不見結果,不由的心有如焚!便叫手下探馬,去探聽一下,守衛大梁的到底是何等人物,竟如此厲害!

過不多時,探馬來報,守衛大梁的將軍乃魏將公子卬,此人足智多謀,為人沉穩,驍勇善戰,是戰國時期名將。

聞聽此人守城,衛鞅倒吸一口涼氣!

心道:“這公子卬謀略過人,我不是他的對手,此人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提起這公子卬,衛鞅和他還有一段交情。

那是衛鞅還在在魏國。因不被魏惠王所用,衛鞅只得暫時做了公叔痤的家臣。初時,衛鞅認為自己一身本事,還能碰不到識才之人?所以,當第一次魏惠王拒絕他時,他的確沒放在心上。但當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