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焉進了公孫大營,入主庭見著了公孫瓚與公孫越兄弟,其旁便是鄒靖。首先,公孫越喝退左右,命人把守營帳對劉焉道:“想不到劉將軍會深夜而來,我軍已知汝乃假死,但汝何故在此多事之秋前來此處乎?”
劉焉道:“唉,都是吾一小將劉備,那日他與公將趙子龍陣前會晤後,心中甚是想念,希望我來親請趙雲將軍前去赴英雄之約,吾可讓劉備手下張飛將軍暫代趙雲將軍的職務,不知可否?”
公孫瓚聞之一驚,起身驚拍案桌。此時鄒靖知前因後果,自不為然,而劉焉不明其因,正欲問之,公孫瓚道:“他趙雲一小將耳,竟有如此魅力,能讓眾主如此看得起乎?”
劉焉問之為何,公孫瓚道:“事情是這樣的,前些天前,趙雲歸來,吾問其是否帶來了賢臣良將歸來,他不答而垂頭,吾問之複次,他卻道將吾之白馬還給於吾,吾問之為何,那趙雲卻說他也降了國仕,回來向吾辭職離去的。你說,吾安能容此一反叛小兒乎?”
劉焉聞之出於非見趙雲,不知其何樣而道:“的確如此,趙子龍一反骨而已,不見殺之也罷!”
“慢著,此中定不會如此簡單!”眾人一眼從聲音處望去,卻是鄒靖,他細思了一會兒,張開雙眼,鄭重地說道,“吾以前也嘗見過趙子龍,聽他言語氣質確不像一朝三暮四之人,或許此中定有誤會!”
劉焉知鄒靖看人一向很準,遂上前應和道:“公孫將軍,吾也從備口中聞之趙子龍為救吾子而回陣掩之。此等忠良,怎會如此?況國仕是惜趙雲之才方才離間他,公孫將軍不可中此激將之計啊!”
此時,公孫越也如牆頭草一般為趙雲求情。公孫瓚無奈,只得應允,遂向外傳令道:“來人,帶趙子龍來見本將軍!”
稍後,那小校果帶了趙雲前來,卻在身上綁著麻繩。劉表道:“快快解開,怎敢如此怠子龍將軍乎?”
那小校正欲解之,只見趙雲道:“不用了!”遂雙手用力反腕一繃,那幾條繩便盡斷了去。
劉焉見了大驚道:“好!趙將軍天生神力,令人佩服,此時將軍若真降了國仕,定會擒我等前去請功,我等四人怎能活離此地?”遂大笑後繼續道:“此足可見趙將軍並未順國仕矣!”
趙雲一張俊臉頓時嚴肅起來,道:“劉將軍萬萬誤會不得,子龍確已真心投入國大人帳下,我不擒眾人是因公孫大人對吾有任用之恩,再者吾效主公並非為了邀功,只求殺盡天下奸佞而已!”
劉焉聞完一驚而半晌無語。鄒靖此時心中卻道:這國仕有何種能耐,竟能將趙子龍這樣忠義之人真心收服,難道黃巾傳其有“百年伯樂”之稱屬真也?
公孫越已面露兇相,欲下令殺之,公孫瓚止之道:“二弟,汝退下,子龍將軍交由吾規勸之!”公孫瓚道:“趙子龍,吾他日定要你看清國仕的真面目!”遂命人將趙雲帶下去了。
話分兩頭,且說國仕攜一干屬下已出常山向北平而去。此時正值黃巾軍入侵劉營,黃巾首領張梁帶眾兵在涿州、幽州的兩境交界處駐下帳營,自己帶了一萬軍隊前去攻打幽州城。
城中此時正值太守劉誕在看守,劉璋見父焉已出去許久未歸,擔心其出了問題,遂下令更加仔細防守,不能放一隻鳥入幽州。劉誕此時並不緊張,因為城中有劉關張三人。此時,張角也易裝潛伏在黃巾部隊裡,正在等待那兩個人的出現。
國仕一行人正欲入北平城,一封飛鴿即至而來,上有逢紀書:審配將軍不敵曹操偷襲,已降了曹操。今許昌已失,吾在百姓保護下才逃離曹軍追捕,今正往幽州趕去,望主公與吾同去幽州,因為……
國仕看了逢紀所書的後半段後大驚,原來曹操知其全意,許昌城中早有其臥底,逢紀卻無意中得之。曹操十分肯定劉焉與張角均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