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
接下來的幾日,夏徵燁接連幾次入宮求見秦銘晟。
而所說的內容,無外乎便是有關議和之事,應與不應的,要求秦銘晟即刻有個答覆,如若不然的話,便是邊關大亂。
對此,秦銘晟自然又召集重臣,商議了一番。
而商議一番的結果便是,群臣又是一番的爭論。
但大約是此事拖得時間有些長,邊關太平之時,群臣也松泛許多,此次同意議和之事,群臣贊同之人,顯然比從前多的多。
即便有幾個極力主張戰的,很快也是被勸說與反對之言壓了下去。
而與此同時,京都之中乃是臨近京都的幾個府城,皆是有以書生為首,引發的萬民請願之舉。
而請願的內容,便是以和為貴,國安民富,天下太平。
議和,似乎是一時之間民心所向之事,而秦銘晟也就順遂民意,同意了突夏的議和條件。
這議和的條件,很快也訂了下來。
贈突夏國白銀二十萬兩,美女百名,錦緞布匹千匹,瓷器玩物千餘種,另送大秦國三皇子為質子,前往突夏國,以示兩國邦交,議和之心。
而突夏國,歸還大秦國城池七座,牛羊百匹,另送突夏國太子夏徵燁入大秦國為質子,以示議和的誠意。
雙方訂立盟約,並於十日後,突夏使團啟程回突夏。
與此同時,為顯示大秦大國天威,更顯大國禮儀與好客之風,秦銘晟下旨,封夏徵燁為安國候,享大秦國侯爵尊榮,賜安國侯府,供夏徵燁居住。
議和之事,可謂雷厲風行,瞬間便訂了下來。
平和無戰事,一時之間成為舉國歡慶之事,百姓們頓時心安,而朝廷上下,也是皆是鬆了口氣,只等著時日之後,派人護送議和使團回突夏,而邊關也只等著使團回去之後,接手歸還的城池。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