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史記人物描寫> 第6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部分 (2 / 4)

天下萬民的安危置之不理,原來他還遇事可以交給堯,現在呢,他自己就是君王,他還能交給誰?

這日早朝,他對眾臣工說:“天下頻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自鯀去後,無人續鯀之職,朕甚憂心。望各位臣工能為社稷著想選一能治水之人,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百官齊推禹繼承父業,治理洪水。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舜對夏禹頗有了解,深知夏禹頗和其父不同,此人雖是高幹子弟卻無紈絝子弟的華而不實和玩世不恭,為人端方穩重,溫厚仁義,言行一致,以身作則,頗為百姓所敬重。舜思之再三,決定委以重任,於是派人召禹至殿前,據實以告。禹聽後甚為感激,感極而泣曰:“禹父鯀治水無功,空負堯帝及天下之託。今陛下不記父嫌,再次委臣以重任,臣心甚感激,敢不拼死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不成功永不回家!在接受此職之前,臣懇請陛下能答應臣一下請求。”

舜說:“只要你能治理洪水,解朕憂心,莫說幾件就是幾百件朕也答應你,愛卿但說無妨。”

禹說:“第一、要天下諸侯皆聽臣之號令,為治水之事,徵集糧食、人員及一切用度,諸侯不得有違,須竭力配合。第二、臣要益和后稷做臣的副手。其他臣自己可以解決。”

舜說:“好,朕都答應你,你只要安心治水,一切都可以向朕彙報,你需要什麼朕都會給你提供。”於是,封禹為司空,賜給夏禹上方寶劍一把,持此劍可以號令諸侯,上至諸侯下至百姓,誰敢不尊,可立斬之。

這益和后稷可是兩個人很了不起的人,益是當時的環境部長用史記的話就是“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環境部長一類的職務。后稷在當時專司播百穀之職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長,擅長農業是個農業專家。

做了司空的大禹首先做了幾件似是和治水無關的事。首先、他號令天下諸侯調有餘補不足,救濟天下災民,做好災民的安置工作,使災民做到了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於是天下一片感激之聲。第二件事他帶領益和后稷做了詳盡的水土調查、研究,徒步走遍了從冀州開始一直到雍州的九大州。不但瞭解了當時水災的災情,還了解了當地的水土、物產及風土民情。他了解的很詳細,每到一處他都詳細的瞭解了當地的土地的顏色、適合種植的作物,當地出產的特產等等,並一一登記在冊。

一切準備工作做完後,他帶著益和后稷以及他的治水隊伍和數十車植物種子出發了。他所帶的那幾個人當然無法完成治水工程。於是他發動災區群眾共同完成治水大業。由於救災工作做的很到位,災區群眾對於夏禹感恩戴德,一呼而百應,每到一處就很快聚集起成千上萬的治水大軍,人多力量大,這些人劈山開道,築堤修壩,清理河道很快就完成了引水入海的工程。由於吸引了其父鯀治水的教訓,禹一改前人以堵為主的治水方略。他知道水雖無形無質,但聚多則力大,多築堤壩雖能暫時把水堵住,但久而久之,水越聚越多,堤壩終會崩潰,為害更烈。原來的水害之所以為害天下,一則是因為天時,天經常下大雨。二則是因為人為治理不力。為此,他變堵為疏,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導水入海,很快水息災消。

為了儘快恢復生產,他還命后稷指導災民根據當地的水土性質,因地制宜,種植了水稻、桑樹、小麥等適合當地生產的農作物,及時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很快災區的生產得到了恢復。禹把這些功勞都推給了舜,於是全國皆感舜之德——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大禹的聰明,他把功勞都讓給了舜,舜焉能不喜?

治水成功的禹順便把天下分為冀州、沇州、青州、徐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