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人,也只能是分批上來送死。
除非用數倍於關城內的人命來消耗掉守軍,否則別想攻破此關。
但若是他們再把拋石車推上來,那根本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攻城道路給阻塞住。
而這拋石車,除非是成批拋射石塊,不然廖廖幾個,對城牆又有何礙?
到時只要一聲令下,弓弩齊射,拋石車就是個無用之物。
龐會此時終於放下心來,看來那個馮永,雖有文名,但也只不過是一個儒生罷了,這般死板地按兵書行事,焉能不敗?
若是自己早知此人如此,又何須在關前擺下那麼多的鹿角拒馬?
反是堵住了自己偷襲漢營的道路。
夜幕降臨,下邊的漢軍又點起了燈火,喧鬧聲猶然不息,看來對方竟是要連夜打造器械。
這下就把龐會恨得牙癢癢,這蜀虜,仗著人多,看來當真是不把自己看在眼裡啊!
到了次日清晨,果見關城下邊,擺上了一批拋石車。
“那拋石車,似乎與平常不大一樣?”
龐會伸長了脖子,想透過蒙蒙的薄霧,看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可惜的是,漢軍早就架起了高高的櫓盾,讓人看得不甚清楚。
“石塊放好了沒?”
文實吆喝道。
“放好了。”
負責放石彈計程車卒大聲回答道。
“好,準備!一,二,三,放!”
一塊和大腿一樣大小的石塊高高飛起,帶著呼呼的風聲,在離城牆還有十多步遠的地方就落下。
一直屏著呼吸的曹軍一下子就哈哈大笑起來。
這等拋石車,未免也太力弱了些,連城牆也沒捱到,更別說要破壞城牆。
倒是龐會心裡一震,這拋石車可是在二百步開外,竟然能丟擲這麼遠?
“配重太輕了,再加一百斤。”
文實看到這情景,連忙指揮在另一頭計程車卒。
“兄長,這拋石車,看起來還挺方便,那頭不用士卒拉著。”
趙廣好奇地看著有些奇形怪狀的拋石車,開口問道。
“你說的那是人力拋石車,我這種,叫配重拋石車。”
馮永回答道。
拋石車老早就出現了,但一直是用人力來發射。
也就是一頭裝石頭,一頭綁著許多繩索,發射的時候,每個人拉著一條繩索,一齊用力,利用槓桿原理把石頭拋射出去。
想要拋射得遠,用得人就越多,拋石車就要做得越大。
但這裡有一個矛盾,以古代的製作材料和技術,拋石車做得越大,因為自重等各種原因,東西也壞得越快。
而且用的人越多,人力的利用率也越低,畢竟用力總會有先後,同時站得分散,力道方向不完全一致,就會有互相抵消的作用。
所以拋石車在超出一定的大小後,威力和射程反而會降低。
更重要的是,隨著城牆技術的發展,城池越發地高大堅固,這種古代就已有的攻城器械因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已經很難直接對城牆造成嚴重破壞。
畢竟因為人力有限,人力拋石車的最遠距離一般都在一百步以下,而漢弩的射程距離卻能達到兩百步。
再加上笨重,容易損壞,移動不便,操作不易等原因,所以現在拋石車已經擔任不了攻城的主要任務。
倒是可以用它來迎敵和破壞那些臨時用木頭建起來的營寨。
曹操當年官渡之戰,就有人曾把它改造了一番,變成移動的,用來攻擊袁紹軍用木頭製作的戰車和櫓樓。
拋石車重回戰場巔峰,那得到宋朝的時候。
蒙古人手裡的“回回炮”,就是把人力改成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