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子弟來說,卻是勞心疲身的苦差事,有多少人願意從小吏幹起?
不信就看看眼前的現場。
帶著幞頭,明明是讀書出身的那些小郎君,居然捲起自己的褲腿,跑到泥水裡,指揮民夫挖溝。
甚至有些性子急的,還親自操起工具幹了起來。
你們讀書人的矜持呢?
斯文呢?
你們是泥腿子嗎?
“看到沒?”馬田抬了抬下巴,示意那些惹眼的小郎君,“若是吾猜得沒錯,那些定然是從南鄉學堂出來的學生。”
“那馮明文,就連自己帶出來的學生都這樣用,怕是動了真格。”
“到時候,若是我們不願意放下身段,那他的那些學生,透過前三個月的考課,自是讓人無話可說。”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更何況,世家子不願意吃這個苦,那些寒門庶子出身的,未必就不願意。
只要咬牙透過了兩年後的考課,萬一以後真能博個出身呢?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子個人就算是再怎麼不願意,但自己家族呢?
幾個月前多少家族才吃下了馮鬼王送到嘴邊的大好處?
那些好處,現在還沒完全吞到肚子裡頭。
他們真要敢說幹不了偷跑回家,族裡的主事人怕是能把他們吊起來打!
你要真不幹,那族裡得到的好處,豈不是要吐出去?
能風流百年甚至數百年的世家,可能會在大勢未明瞭前,誤判一些東西。
所以都喜歡做兩手準備。
但在大勢明確之後,若是還不懂得取捨與輕重,那他們也就不配有這數百年風流。
季漢從劉備開國,就曾掠奪蜀地世家錢財為國所用。
到諸葛亮治蜀,打擊蜀地世家豪右那是出了名的。
最重要的是,人稱小文和的馮永,挾蕭關大勝之勢,入政涼州。
在涼州開始考課選才的同時,還丟擲了讓人無法拒絕的巨大利益。
對於世家豪右來說,這種感覺,就如同在吃著外頭塗著屎的蜜。
噁心是噁心,但真要讓他們放棄不吃,那也捨不得。
當年大漢丞相想要吃馮鬼王的紅利,都不得不閉眼嚥下去。
現在終於輪到涼州世家豪右再來一遍。
至於大漢丞相是不是故意的,那就不得而知。
反正丞相是已經習慣了,或者說不得不習慣。
想來涼州世家以後也會習慣的。
涼州世家不少人也看得很明白,季漢在打擊世家豪右方面不可能退讓。
畢竟後漢縱容豪強兩百載,讓豪強成長為世家,結果呢?
世家趴在後漢身上吸足了血,然後冷眼旁觀後漢轟然倒下,甚至還有人嫌它倒得不夠快,上前推了它一把。
所以說,自稱承兩漢一脈的季漢怎麼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雖然這些年來,蜀地世家也不是沒有新冒頭的,更別說隴西李家,這幾年突然大翻身。
但這隻能說明季漢看得很清楚,世家不可能完全被剷除。
並不能說季漢不會限制世家,約束世家。
在這種大勢下,馮鬼王一手執大棒,一手捧蜜糖。
聽話的有糖吃,不聽話的就只能像蜀中李家大房,被大棒趕去角落要飯。
所以現在趁著世家子弟還有優勢的時候,想辦法佔據先機,就是最好的出路。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恰爛錢而已,又不是沒吃過,有什麼好丟人的?
不然還真要等後面的寒門庶子,甚至黔首子弟追上來?
世家推出來的世家子弟,被馮鬼王折騰得再怎麼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