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部分 (3 / 4)

500架的小型戰鬥機。在不間斷的壓倒性攻擊下,防守東亞群島的第六分艦隊,在首日交戰中便損失三分之二的主力戰艦,和近半數的戰鬥機甲。

立刻發現實力對比不成比例的分艦隊指揮官,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地理優勢。從第二日起,駐守東亞群島的第六分艦隊便不再自動迎戰,而是把戰場轉移到東亞群島上。依靠群島中,來自路基兵力的火力攻擊,與全方位的縱深防禦。結果第二日的激戰,帝國聯合艦隊在損失了六百多架各式機甲與戰鬥機下,未能對防守東亞群島的第六分艦隊施行殲滅計劃。

雙方在東亞群島的首輪爭奪戰中,帝國聯合艦隊在隨後的三天內,出動所有先遣部隊,也沒能攻佔下奪取“馬六甲中轉站”的橋頭堡。

9月16日,因首戰失利而不得不前來督戰的奧丁,罷免了先遣部隊的中將指揮官。立刻獲得前線指揮權的奧丁,終於再次發揮出其高超的戰爭指揮經驗。

當日下午時分,在奧丁的命令下,先遣部隊768艘大小戰艦齊齊出動,同時在三千多架各式戰鬥機甲與戰鬥機的動員下,首次大規模的聯合海空攻擊開始了。在奧丁的指揮下,戰鬥機甲負責獵殺敵方隨時出現的戰鬥機甲與小型戰鬥機。而一千多架小型戰鬥機,卻負責協助主力戰艦群對各個海島實行地毯式攻擊。

奧丁的逐一擊破戰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完成戰鬥東亞群島的目的。可為了降低最小損失,奧丁不得不在東亞群島花了前後四天的時間,才逼使第六分艦隊徹底的退出東亞群島退防至印度海峽。

東亞群島是攻佔馬六甲中轉站的前哨站,而印度海峽卻是通向馬六甲的大門。因此從9月21日起,帝國聯合艦隊的主力總攻擊也開始了,而全面死守印度海峽的海陸空三方一體化戰鬥也爆發了。

21日凌晨起,帝國聯合艦隊的首輪攻擊從陸空兩路開始,六千多架戰鬥機甲在奧丁的指揮下,分三個方向殺向印度海峽。45萬陸軍官兵在2356架陸戰機甲、5024輛多用途智慧坦克掩護下,從中東沿海登陸。帝國聯合艦隊的目的是,從海陸空全方面的掩殺防守印度海峽的第一艦隊第二、三、五分艦隊與第六分艦隊的殘部。

面對著帝國聯合艦隊儲備已久的計謀,負責防守印度海峽的總指揮官,也就是剛剛被鍾飛大元帥任命為上將的李偉奇中將。與奧丁同被稱為聯盟兩大智者的李偉奇,兩人都是聯盟近百年來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與戰場指揮官。分別歸順兩大派系的傑出天才,他們終於要在地球的戰場上分出高低。

面對大軍壓境,李偉奇從容的佈置著一切,他知道,印度海峽這一戰,將是兩大敵對方在地球戰場上實力的轉折點。只要誰輸了這場戰鬥,那麼將註定了誰會失去控制地球的權利。

李偉奇在全面的分析了奧丁的歷往指揮戰役後,他決定放棄死守的原則。因為他知道,單靠目前駐守印度海峽與馬六甲艦隊的兵力,無論在實力與數量或質量上,第一艦隊都不是帝國聯合艦隊的對手。

從20日起,李偉奇便下令所有的戰鬥機甲駕駛師二十四小時待命。當21日凌晨帝國聯合艦隊發起總攻擊後,第一艦隊的總反擊也開始了。數千架次的超大規模機甲戰在三個不同的方向同時爆發,第一艦隊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減小對方機甲能力,而聯合艦隊的目的卻是最大程度的摧毀第一艦隊的海上力量。

雙方指揮官不同的目的,在大規模機甲戰爆發後,所有的機甲駕駛師都只按照自己的意願,瘋狂的攻擊著機甲螢幕中的敵對目標。由於命令的不同而目的卻是相同,歷時八個小時的空戰中,雙方的損失都保持在一比一的範圍。第一天的戰鬥在21日深夜22時結束,當日的戰況之激烈程度,是無數人無法想象的。

滿天空都是不停躲避飛行,瘋狂發射著鐳射束、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