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部分 (3 / 4)

說清楚。這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劃分和重組。我不與他們打在一起,醉成一片,行嗎?

“你就不曉得搞個袖裡倒,嘴邊流,非把自己整的爛醉如泥啊!”林雪兒有點生氣有點心疼。

“那真的是多此一舉了,反而壞事!”周家欣搖搖頭。皺了一下眉頭。頭真疼啊。蘭蘭見狀,輕輕起身坐到他的身邊,用一雙小手給周家欣按摩起腦殼。

林雪兒也不說話了,轉身去給他倒水。

這時候只聽樓下一個大喉嚨:“少么爸,酒醉好點莫得?你彭哥子看你來了!”

第22章 山城棒棒軍

三十年代的重慶的力巴行當,就是替人背東西,裝卸貨,運貨,打下手等。像後世的裝卸公司,運輸公司(不過是人力)。重慶的力巴還處理各種煩瑣小事,如到江邊擔水,擔煤球,補屋修房等等,簡直就是萬事通。幹這些的人們重慶就叫力巴,或者直接叫挑夫。而不是像後世80年代時風起雲湧,聞名全國的山城棒棒軍。雖然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區別:一段麻繩,兩個蘿兜或一個背篼,一根粗圓竹竿做的扁擔(不像別的地方破成兩半用,直接就是一根圓竹筒)。所以80年代的人們形象地稱呼他們為“棒棒”。

他們散佈山城的大街小巷,或聚或散。遇到民眾或老闆招呼:“來個棒棒”,“來幾個棒棒!”。他們就手拿青槓棒棒,嘴裡喊著:“來了,來了哦!”飛跑而來。曾幾何時唱山城棒棒軍的歌曉與全國,大多數的人都會唱幾句。這也成為山城重慶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彭白沙和兩個女娃兒聽周家欣擺起後世的一些棒棒軍的閒情軼事(沒說哪時侯,乾的是差不多)。那是興趣盎然,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鬨堂的笑聲。

“說有一個外國使團應邀到重慶來。使團的人乘坐的小火輪剛剛抵達朝天門碼頭,站在船上打望的那些外國人就被碼頭岸上湧滿幾十,百把個棒棒軍揮舞的青槓大棒給嚇到了:噢,我賣糕的,中國人的歡迎儀式太特別了!然後又詢問陪同的重慶市府的人員:‘難道我們會從那片棒棒林中穿過。噢,想想真是太幸福痛苦了!?”

彭白沙是直拍大腿大笑:“格老子的太扯了!”

兩個女娃兒也是樂不可支。

這曾經熟習的場景竟然在周家欣嘴裡演繹得如此喜劇,幾個人更是覺得生動,形象。

等大家收住笑。周家欣正色道:“重慶坡峭路陡的特殊地形,決定了棒棒,哦,我們以後就用棒棒這個比較形象的稱呼了。決定了棒棒存在的必要和價值。這也是大多數貧困人家,包括彭哥子手下很多兄弟的為生方式。裝貨卸貨,扛東背西,爬坡上坎,一年四季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棒棒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不值得我們關心?況且我們的平民大眾,我們的商賈老闆離得開他們嗎?說句毫不客氣的話:他們就是支撐起這座山城的堅定的脊樑。勞動者是最美的!”

又對一旁不語的彭白沙說:“昨天晚上雖然有點迷瞪(糊塗),大致意思你們幾個舵把子也知道了。把那些散成散沙的哥子弟兄組織起來,共同以山城棒棒軍的名號,叫響山城!不僅僅是為生的方式,也是為建設新山城,建設新重慶出力流汗噻!”

接著又詳細的談論山城棒棒軍的具體操作。比如外觀上統一的穿上印有“山城棒棒軍”大字的馬甲。使人們舉目之處,耳畔之側,都能首先看到山城棒棒軍的身影,聽到棒棒軍的“來了”“來了”的應答聲。

彭白沙幾個舵把子實行管理者和所有者分離:不具體負責下面帶頭大哥二哥拉起的杆子具體的經營和範圍。只是每個月收一些費用,聯紅通白的事就由他們負責。這樣大家利益也得到劃分和保證。都有搞頭。對袍哥組織的有效管理和發展壯大也收益不小---

看著侃的眉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