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部分 (4 / 5)

明的旗號,一旦劉澤清部降清,那麼想從運鹽河向東安然撤退也不可能了。

於是任思齊當即下令,開放東面城門水門,組織百姓們過河。

此刻督師史可法全軍覆沒的訊息已經在城中傳開,南京被清軍攻破,現在的揚州數面受敵,是真的守不住了。大部分的百姓們開始響應官府的號召,著手撤出揚州。肅虜侯幕府組織的宣傳隊日日宣揚清軍的殘暴,聽聞西路清軍攻破蕪湖時因為靖國公黃得功的抵抗,滿酋阿濟格下令屠戮了蕪湖城,數萬百姓被清軍殘殺。現在揚州抵抗了這麼多時日,清兵肯定不會放過城內之人!家園房屋固然重要,可是要是命都沒了要這房屋何用?

儘管滿滿的對家鄉不捨,大多數百姓還是在沈廷揚李彥直等人的組織下,開始了撤離揚州。可是哪能說撤就撤啊,家裡那麼多東西怎麼辦?對普通百姓來說,破家值萬貫,扔掉什麼都不捨得,這使得撤退的速度極為緩慢,半日的功夫撤出揚州過運河的才數千人。

沈廷揚帶著宣傳隊員們親自上門規勸,勸說百姓們僅帶金銀細軟糧食等離開,其他不必要的東西就留下吧,如此撤退的速度才快了起來。

可是離開家鄉前途渺茫,很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該撤往何方,因為這麼多人岱山軍根本就沒法安排,也沒有地方安排。沈廷揚等人是這樣告訴百姓們的,讓他們先撤出揚州,隨便找個地方安置下來,先躲過清軍的屠殺再說,以後他們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去處,就是再回揚州也任由他們。

於是這些百姓們有親的投親,有友的投友,過了運河之後各自散去,實在沒地方去的隨便找個河岔僻靜處安頓下來,好在到了夏日,曠野中河道密佈,隨便抓些魚蝦也不至於餓死,以後怎麼辦以後再說。

也有一些百姓寧死不願離開自己的家,他們的房屋,他們的店鋪,他們的一切都在這裡,失去了這一切和死了又有什麼兩樣?清兵來了又怎麼樣,他們不需要人幫他們種糧納稅嗎?只要自己完全不反抗,跪地投降,清兵應該會放自己一條生路吧!抱著這種想法的百姓不在少數,任憑沈廷揚等人如何規勸就是不聽,勸的多了還破口大罵,口口聲稱若不是肅虜侯部下殺了那麼多清兵,若是官府在清兵到來時大家都不抵抗,開門投降,清兵肯定會放過大夥的。投降清兵的城池多了,也沒聽清兵屠殺了多少?你岱山軍既然沒本事守住揚州,一開始就不要到揚州來!

這些百姓不知好歹的話惹得隨行的岱山軍士兵勃然大怒,拔出武器就要教訓這些百姓,卻被沈廷揚苦笑著阻止了。

現在既然選擇了撤退,既然岱山軍沒有辦法安置好這八十萬人,原先以家庭為單位成立的鄉兵就只有解散了。六萬多鄉兵轟然解散,除了一些死心塌地跟著岱山軍走的以外,其他的鄉兵都隨著自己的家庭撤離了揚州。

對此任思齊以及肅虜侯幕府眾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每個鄉兵都有自己的家庭,他們根本不可能拋棄家庭選擇跟隨岱山軍。而岱山軍又安置不了這麼多人,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離開了。

新募的弓兵營倒是沒有解散,弓兵營中計程車兵都是出身揚州碼頭扛活的苦力,這部分人的身體素質是很棒的,任思齊許諾他們會妥善安置他們的家庭,使得他們安然留在了軍中。

這次撤退,跟隨岱山軍撤到崇明島的百姓約有十萬餘人,已經是崇明島能安置的極限。這十萬百姓多數是加入岱山軍計程車兵的家屬,還有就是揚州的上千戶工匠及家人。另外就是隸屬於揚州府縣的吏員差役及家人,整座揚州城府縣所屬吏員差役足有七八百人,連同他們的家人也有一兩萬人。不管是吏員還是差役,都是一些人精,自然看到岱山軍撤走後揚州已經呆不下去,便一個個的求到了沈廷揚、李彥直面前。在這一個月的守城中,多虧了這些人的協助,才能有效的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