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唐結盟,聯合出兵擊滅王世充,到時候巴蜀,南陽盆地和江淮之地歸我大梁,而整個中原歸大唐,我們以宛城為界,世代為盟好,永不相叛。”
“如果唐軍出潼關攻擊王世充的北方,我軍一定也會以主力出擊,一路北上奪取南陽盆地,策應唐軍的行為,另一路西上攻取峽州,夷陵一帶,之後趁機入巴蜀,消滅盤踞在那裡的李靖。”
李淵嘆了口氣:“你們如果真有這個本事,也不至於跑來求援了,荊州兵雖然也算得上是精兵,但跟王世充的主力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要到中原作戰,基本上是指望不上的,最多在南陽和巴蜀打打王世充的二線兵團,而面對王世充那橫掃天下的江淮驍銳,驍果重灌步兵的,卻是我們大唐的將士!”
岑文字微微一笑:“中原是全天下的中心,也是整個天下各個區域之中,人口最多,糧草儲備最多,土地最肥的地方,還有洛陽這個大隋的首都,難攻不落的堅城,這個地方比起江淮,南陽和巴蜀加起來都要有價值兩倍到三倍,正因為按這個方案,大唐是出兵的主力,所以我們才會把這麼重要的地方拱手相送,只取那些邊角之地。陛下,出多少力得多少好處,這個交易很公平啊。”
李世民突然開口道:“岑先生,你確信你們能戰勝巴蜀的李靖嗎?如果讓李靖的巴蜀兵進入中原戰場支援王世充,那怎麼說?”
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誇誇其談(8更)
岑文字顯然是有備而來,微微一笑:“秦王殿下,此言是何意呢?你是懷疑我們大梁的戰鬥力,連個巴蜀的李靖都對付不了?”
李世民冷冷地說道:“現在是合作的關鍵時期,我說話可能有些不中聽,但還是要說清楚的,記得在三年前,你們梁國初立之時,就派大將楊道生去進攻過夷陵郡,卻是大敗而歸,從此再無西進的想法。而這夷陵兵遠遠不如李靖的軍隊厲害,這從夷陵兵馬給那個荊蠻冉肇打得閉城不出,李靖卻能輕鬆消滅冉肇,就可以看出來。我是軍人,現在不講政治,只說這實實在在的戰場勝負,還請岑先生勿慮。”
岑文字顯然是有備而來,笑道:“秦王可能對我們大梁的情況有點不太熟悉,起兵之初,我軍並沒有什麼現成的兵馬,多半是雷世猛,董景珍,楊道生,張繡這些各地的豪強勢力,先是襲殺各地的隋朝守官,然後再帶著家族部曲自立。跟關中的情況不一樣,由於隋朝在荊州之地,滅陳國後就不再設軍府,也沒有府兵這些,所以第一批起家的軍隊戰鬥力很弱,大概也只有州郡兵馬的水平,這是事實。”
“而且當時楊道生這些地方軍閥,有擁立之功,進而割據自守,形同藩鎮軍閥,有尾大不掉之勢,陛下也對此無可奈何,即使讓其領命出戰,也是應付了事。比如秦王剛才所說的楊道生攻夷陵之戰,其實就是楊道生收買了幾千蠻夷部落,讓他們去打劫夷陵,這些人並沒有冉肇的本事,所以一觸即潰,一鬨而散,反正楊道生也沒有什麼損失。”
“但這幾年下來,我家主上已經用各種手段翦除了這些不聽號令的地方軍閥,董景珍,張繡,楊道生等人都被除掉,軍權已經盡歸江陵所有,靠著這支軍隊,我們才可以北面擊退朱桀這個大魔王,東邊打敗林士弘,直取豫章,向南則進入嶺南,收服幾十個州郡,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戰績,並非虛言吧。”
“就是你們的河間王李將軍,他的部隊在打下上庸之後,也跟我軍駐守在荊北的軍隊有過一些小摩擦,互有勝負,外臣以為,河間王也應該知道我軍的實力吧。”
李建成點了點頭:“是啊,荊州兵向來以精悍而著稱,就是隋滅南陳時,也是在荊湘一線與荊州兵相持不下,戰鬥力一向是強過巴蜀兵的。二郎,這點你還是要對人家有充分的信心才是。”
李世民嘆了口氣:“荊州兵確實是不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