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部分 (3 / 5)

導作用,就今天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我再到碧溪看一看,“那裡的農民都是民營企業的工人了,他們仍然堅持著‘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基本工作與生活狀態,這是當年抓碧溪鎮建設所起的作用。農民們不用出小鎮,同樣可以享受城裡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質生活方面的種種條件,再者,小鎮挨著大夥的家鄉,什麼事都方便。就是像我這樣早在城市工作的人,也願意經常回到小鎮上住幾天,因為那裡有我的親朋好友,有我生命的根……”聞永昌說。

當我再訪元和村的時候,已經找不到唐桂芬她們當年的農場了。

“我們全村都劃歸為常熟市區了,當年的農田,現在都變成街道和商場,村也不叫村了,叫社群。”老書記姚得平有些失落地對我說,“比起當年,我們元和村現在冷落多了,但你看看,這條路,這些設施,還都是當年建設的,要是沒有當年的努力,元和村今天的城市化程序也不會來得那麼快,那麼和諧。所以我對昨天的‘元和模式’懷有深厚感情。”

姚得平和元和村人民絕對有理由為昨天的輝煌感到自豪,因為正是他們的不懈探索與大膽實踐,蘇州農村和全社會的改革開放浪潮才一浪趕過一浪地向前推進著……

第6章八仙過海(1)

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不僅使這個“小橋流水”的人間天堂——蘇州的經濟告別了幾千年來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體的小農經濟時代,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們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了樓房住,第一次嚐到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小康生活,也造就了一批後來成為支撐富裕蘇州的諸多集團老闆和老總們。千萬別以為這些人就是些“只認錢,不認字”的老土。他們中有不少人像王金華、秦振華一樣當上了蘇州市、縣級領導,更有一批能人甚至走進了大學校門,成為了向“六○後”、“七○後”的大學生傳授經濟學的教授先生。你不信·那我給你舉一個例子——

這人叫袁勤生。我認識他的時候,已經是90年代中期了。那時的袁勤生已是有七八年“教齡”的大學教授了,而且不止是一個大學的教授。他的派頭十分大,比真正的大學教授的派頭要大得多。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學教授仍屬於沒有富起來的一個階層。但“袁教授”不一樣,他不僅有幾個大學教授的頭銜,而且有自己的幾千萬資產,出門是“林肯”車,身邊還有一兩個秘書——他的講演和課程被排得滿滿的,如果沒有秘書幫忙,他是絕對忙不過來的。這種狀況在當時也只有大學校長和像*那樣的著名教授才可能有。有一天到他辦公室,“袁教授”從抽屜裡拿出五個大學的教授聘書給我看。真的,一點不假,而且都是名牌大學。這引起了我的極大好奇。

上海人把種田的農民叫“鄉下人”或“阿鄉”。“阿拉”和“阿鄉”只差一個字,但在改革開放之前則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根本不可能成為平起平坐的同等人。這鄉鎮企業發展了,“阿鄉”不僅受到了“阿拉”們的另眼看待,而且還居然被邀請到大上海來為他們在大學裡唸書的兒女們上課……沒聽說過吧·然而在*十年代,這種情況還真不少。袁勤生是其中的一個。他這個教授做得有滋有味,甚至暗暗有些得意——這是看得出來的。“我覺得臉上蠻有光彩的。農民能把腿上的泥巴洗掉,穿上皮鞋,坐著‘大林肯’到大學去教課,這事孔子如果知道了也會驚呆的。”袁勤生這樣得意地說。關鍵的問題是,袁勤生不僅當上了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且他的課程廣受歡迎。我見他的時候,他說一個月裡最多有近20天被請去講課。

“你的企業咋辦·”我有些擔心。

“我的企業有一定規模,一年有近千萬元的利潤就行了。沒有刻意要做到全國第一、世界前茅。但我有經驗,特別是管理方面的可以形成課堂教案的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