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新安江大農貿市場> 第1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部分 (1 / 5)

亂徽拋潰�歡俜鉤粵耍�疃�闌溝貌鸝��穡�患胰瞬拍苡腥萆碇�兀�倚⊙�槐弦稻完⊙Я恕J程貿緣氖遣患�琢5南》梗�逕系娜艘桓齦齦≈灼鵠礎R惶焱砩希�頤悅院���職致杪韜湍棠躺桃樽牛骸熬菟蛋不趙詬恪��砸話���┟裼蟹鉤裕�謖飫鐧人潰�共蝗縟タ嗨籃謾!�

1963年4月10日,那天一早,我爸、大哥和我三人各人挑上一擔籮筐,我們六個兄弟兩個妹妹和祖母、父母一行11人就上路了。我媽媽管著賣掉兩隻豬崽的15元錢,這就是我們上安徽一家人的盤纏。媽媽不捨得花它,只得一路走一路討,經過11天的艱難奔波,終於到達了安徽旌德縣白地公社大川大隊。這11天,雖然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了。但每一天我都歷歷在目,當時我18歲,營養不良,沒有發育,七八十斤重的擔子壓得我肩腫腰彎。到了一個村莊,還要歇下擔,挨家逐戶地去討飯吃。想起這些日子,我心頭的淚水就忍不住往外湧。

旌德縣白地公社大川大隊田多人少,他們收留了我們,至今我們也不會忘記,是安徽的土地救了我們的命。是當時號稱“李青天”的省委書記李葆華頂住了天大的壓力,讓農民搞起了“三自一包”,實際上是開荒單幹。讓我們這些逃往安徽的新安江水庫移民和安徽農民度過了饑荒。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在1973年正準備秋收後建房的我家,4月12日早上我們幾兄弟和爸爸都下地幹活去了,媽媽在家燒飯,在餵豬時,灶頭裡的餘柴掉出,燒起灶前的柴火,大火頓時沖天。那幾天,風大幹燥,媽媽慌亂中只抱出三條棉被,我們趕到,五間茅棚已全化為灰燼。奮鬥十年的一家人,又從頭開始。當時正是青黃不接,遇上春荒,幾年積存下來燒焦的稻穀、苞蘆都捨不得丟棄,我們吃了這些焦米燒的飯,家裡人都生起了病。媽媽整天下跪求天求地,盼望上帝救救我們一家。這時,浙江省和淳安縣移民辦來旌德調查移民政策落實情況。我家當時已21人,每人補助50元,這1050元真救了我們全家的命。

…………

現在我母親已92歲了,我家也從移民時的11人發展到今天的9戶41人,六洲的宋氏家族也四代同堂,真可謂人丁興旺了。但我們這裡還很落後,我們日日夜夜在思念淳安縣;思念合洋鄉;思念土改時分來的二十多畝故土。我們經歷幾次遷居,最後是守山看野豬,喚起了福建人的善心,給了我家在世上安居的權利。分給我家幾十畝責任田和山林。現在長大的孩子在同情我們的時候又在怪恨我們,怪恨我們不該移了再移。我們怪誰呢?怪年邁的母親?怪死去的父親?早六年,我走進基督教堂,在祈禱的時候,在閉上眼睛追思自己的命運,默求自己的意願時,我家前輩的悲苦大概就是命運的安排。是上世紀作了孽,留給這世的懲罰,這一切我都默默地忍受了。我這一世也沒有什麼奢望,我只想在訣終的那天讓兒子將我的骨灰送到淳安,散在合洋的山頂上,讓我下世再來到自己熱愛的這片故土上。在百江鎮小京塢口下車,我穿過了72道山坑,爬上一座嶺,找到了1962年從下洋洲搬遷來的許文濤老人。他指著已經剝裂,殘痕累累的泥牆,傷心地說:“我們移民已近50年了,從淳安的沿江邊搬到了山頭尖,從淳安的磚瓦房改住泥牆屋。我們為國家承受困難實在太多了。我們四戶新安江水庫移民從下洋洲再遷搬到這山頭上,搭起了茅棚。小京塢過去只有牧童和砍柴的人踏出的一條小山路,當時芒草已把路遮死,到這山上的淳安人每天要下山參加生產隊的勞動,一天來去,要走破兩雙草鞋。現在分田到戶,人均土地只有兩分。這人均的兩分耕地也是靠我們的雙手在小京塢的狹縫中開墾改造出來的蓑衣田,一分田都有十幾塊,牛也無法落腳,只得靠我們的雙手挖墾。這種日子我們不知要過到哪一代?”

移民是搬家,豈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