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許再多的好處,都沒有給救命糧來得實在!
“米袋子,淮東還要收回去嗎?”李良將嘴裡嚼爛的生米視作美味嚥下去,張口問張苟第一句就是這個,“從淮陽過來,一路上除了餓死的,凍死的人也無數……”
米袋子都是麻線編織而成,拆開來可以製衣。米糧為先,但大寒天氣,沒有衣裳穿也是大問題。
“不收回,都給你們;這一千四百輛騾馬大車也都給你們,”張苟說道,“這次撥給你們的粳米,都是舂好的,下回就是穀子。數量不會扣減,不過要你們自己組織人手舂米……”每月舂四萬石米,要用的人手就恐怖得很,宿豫也不缺人手,完全沒有必要將什麼事情都幫他們做妥當了,“下回,會送回種子跟農具過來,你回去跟紅襖女及馬帥說,你們所答應的條件,也要儘快落實——李大人及隨員在睢寧、宿豫兩地的安全,也要你們派人保護周全了……”
交接完,張苟率運隊返回泗陽城寨,李衛及隨員留了下來。
李衛及隨員除了監督地方秩序不給破壞外,還要監督每批米糧保證有四分之三的量運去各鄉寨堡。接濟饑民將以各鄉寨堡為基礎廣設粥場,避免米糧都給劉妙貞、馬蘭頭運進城儲備起來。
各鄉寨堡負責接濟、安置事務的人手,基本上都是以李衛在睢寧主政時選拔出來的吏員為主。隨李衛北上的隨員,也基本上都是睢寧、宿豫及淮陽縣人,熟悉地方。這樣就能確保紅襖軍東進的同時,地方勢力非但不會受到衝擊,還能在接濟饑民等事務裡,得到加強。饑民以各鄉堡塞為基礎進行安置,也能減弱饑民對紅襖軍的依賴。
睢寧、宿豫、淮陽三地,雖說地少人多又水利失修、田地荒廢,但只要去開墾、去播種,哪怕三縣一年只能多出十幾二十萬石的米糧收成,也將極大減輕淮東的接濟壓力。
淮水之上,天愈寒,水愈清白,船行水上,往淮口而去。
宋佳陪林縛坐在船艙裡,也覺得天冷得難受,手腳冰寒,只是拿薄錦被蓋著腿腳,坐在軟榻上看林縛在那裡研究地圖。
順利完成米糧第一次交接,接下來的事情就會簡單一些,林縛也乘船返回崇州,為即將來臨的大變做些準備。
陳芝虎的部署主要在西線,在大寒天氣,也不會貿然對淮陽發動攻擊,淮泗的局勢兩三個月之間,不會有什麼大變化。
兩三個月之後,天氣回暖,萬物初生,除了淮東接濟的米糧外,河渠溝山裡,能食的野物、野菜、魚蝦等也多些,淮泗之地的幾十萬饑民,多少能回覆些元氣。至於紅襖軍,米糧足夠供應,三五個月應能恢復到鼎盛時期。便算燕北防線這回徹底崩潰掉,東虜的前鋒哨騎能滲透到淮泗來,也是三五個月之後的事情。
關鍵是現在還無法預料,在面對十數萬虜騎的湧來,梁家會做怎樣的選擇……
地圖鋪在案上,大同、宣府、薊北三鎮構成燕北防線。
薊鎮軍主力已經推進到遼西前端,晉中軍覆滅之後,隨後兩三年間,又是虜騎重點襲掠的地區,地方勢力殘破,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力量。在太行山以東,京營雖有**萬兵馬,但戰力實在令人堪憂。津海軍雖說有一戰之力,但人數太少,頂多在戰前將兵員擴充到萬人,守住津海、河間、滄州等城也僅是勉強,再不濟,可退到陽信。
再往南就是梁家:梁成翼在河中府,堵住虜騎從晉南南下的口子;梁習在濟南、平原,堵住從冀南南下的口子。青州軍包括陽信在內,以及登州水軍,實力有限,但都偏在東面一隅。
就當前形勢想看,主要還是梁家的選擇決定著中原腹地下一步的形勢。
“梁家打著如意算盤,”宋佳胳膊肘支在榻上小几上,手託著清媚的臉,相距幾步距離看著林縛,說道,“他以為薊北軍即使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