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劃分。
公府治政以來,林縛正式掌握元越的軍政大權,樞密院之下設外藩司,直接管理藩屬事務。高麗國王以及扶桑最高執政太宰的任命,至少在名義上,都需要得到元越朝廷的國書授詔,才算名正言順。
當然,以往元越對海東沒有節制力,只是名義上擁有宗主國的地位,對高麗及扶桑的權力更替沒有什麼約束力。高麗及扶桑承認元越的國書授詔,只是給元越臉面,即使不承認,元越也無可奈何……
但到這時,特別是國公府在海東地區以濟州都督府及海東行營軍強勢存在著,國書受詔的意義就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使得國公府直接干涉高麗及扶桑的權力更替,除了有正當名份外,還有強大的威懾性跟操作性。
這一次,林縛將直接以樞密院的名義立國書傳詔,封甄氏為高麗忠烈王,廢除李氏的王爵,授權高麗忠烈王甄氏召集高麗民眾推翻受國相左靖把持的李氏偽朝;也將強令扶桑太宰府遷往九州島,由佐賀氏及近鄉氏輪流執掌太宰府,以治扶桑國政。
當然,把持高麗、扶桑的舊有勢力不會輕易就範,那等待他們的就是戰事將進一步的擴大。
從林縛率淮東軍跨海東征以來,佐賀氏、近鄉氏在淮東的支援下,徵滅平氏,平分了大隅國土;隨後,近鄉氏又徵滅長宗我部氏,佐賀氏徵滅了毛利氏,轄土相比以往都擴大了兩倍有餘,成為扶桑諸國新崛起的兩大霸主……
佐賀氏所控制的武士,也由松浦戰之前的一千五百人擴大到五千餘人,近鄉氏所控制的武士也達到四千餘人,聯合軍高達五萬餘人,兩家控制的人口高達三百萬,已經有與當前控制太宰府的北條氏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的能力。
要說有什麼不滿,就是林縛在佐賀氏與近鄉氏之間採取平衡策略,使他們兩家聯合之餘相互制衡,一家都不要想壓過另一家,無法一家獨佔九州島以達到真正制霸扶桑的最終目的。
不過,佐賀氏與近鄉氏兩家,任何一家想到獨力對抗北條氏都顯得實力偏弱,實際上有聯合作戰的必要。也正式有淮東平衡策略的背書,使得他們的聯合有著更實際、可靠的基礎,不用擔心會給盟友在背後捅刀子。
也由於淮東直轄的福江自由貿易港就緊挨著九州島,使得佐賀氏、近鄉氏受益最大。
以濟州、福江為主體的自由貿易港,承接著對扶桑、高麗的主要海貿重任。海貿以生絲、綢布、瓷器、煤鐵、兵甲、棉布、染料、蔗糖、海鹽、糧食、馬匹、皮料、金銀銅貴金屬等物為主,每年的交易量多達六七百萬石,津海級、林政君級的大型商船有近百艘活躍於海東近海,每年的交易額高達兩千餘萬兩銀。
雖說淮東軍控制的濟州都督府要從這麼龐大的貿易額裡直接徵走約計四百萬兩銀的稅金,聚集於黑水洋船社的商紳勢力也要分走數以百萬兩銀計的利潤,但扶桑、高麗背後受世家控制的商賈勢力依舊能從分享極厚的利潤。
要是不能從中分潤,佐賀氏、近鄉氏也沒有辦法在短短五六年間,組成武士多近萬人、普通兵卒多達四萬餘人的強大軍隊來。
林縛之所以支援佐賀氏、近鄉氏爭奪扶桑的最高執政、支援將扶桑太宰府遷往九州島,主要也是此時主持太宰府的北條氏意識著開放的海東貿易對其統治力的侵害。
雖說扶桑在吹灰煉銀法傳入後,扶桑銀產量大增,但每年五六百萬兩白銀、數萬斤黃金以及差不多七八倍量的銅流出,依舊是此時的扶桑所難承受……
淮東日益旺盛的貿易,對金銀銅等貴金屬的需求十分旺盛;淮東錢莊每年一千餘萬新銀元、差不多三倍價值銅元的籌幣量,甚至不能滿足當前江淮等地的所需。
林縛雖然下令在浙西重開銀礦,但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