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4部分 (4 / 5)

修造永備『性』的攔河大壩。

除了開墾更多的良田外,主要還是用攔河大壩及水庫的形式,以緩解杉溪兩岸澇季過澇而旱災過旱的嚴重問題。

攔河大壩在去年秋後就造成,今年正式啟用蓄水。

雖說浙西涉及到江西部分地區的大旱,從入夏時就顯示出威力來,但攔河大壩還是在旱災之前蓄下一定的水量,而不是叫這些水源白白的流入贛江、再流入鄱陽湖,叫官溪縣這次較為輕鬆的渡過最嚴重時的旱季。

只是其他地方就沒有官溪縣這麼幸運。

造攔河壩,以改水文地理,調節旱澇,僅僅是古代水堰工程裡的一項;歷史要追溯的先秦時期,最著名的莫過於戰國末年的都江堰了。其時川西平原澇時水淹千里,旱時又赤地千里,在都江堰修造這後,才使得川西平原上近三百萬畝沃土,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

浙西雖然處於南方,但澇時過澇、旱時過旱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其好就好在,周圍的浙東、浙北是糧食豐產區,故而每有災情,即使災民外流,浙東、浙北等府縣的承受能力也強,不至於引起大『亂』。

不過這次的浙西大旱,也是近百年來所罕見。

雖說孫敬堂這次從中樞請調三百萬銀元的救災款,從外圍府縣購兩百萬石糧進入浙西,當然不會憑白無故的發放給受災群眾。而是要拿這些錢糧在浙西修造水利、交通等公共工程,要受災群眾以工換賑,解決災後的溫飽問題,而這些大型水利、交通工程一旦修造完成,將能較為徹底的來改善浙西諸縣的基本面貌。

有孫敬堂在浙西坐鎮,中樞能拔出三百萬銀元,周邊府縣也能保證有兩百萬石餘糧供應,浙西就不會出大問題,還能叫新政在浙西借這次機會更深入的紮根下去——林縛也鬆了一口氣,在孫敬堂的急函上籤署意見,連夜派信騎送往江寧,叫樞密院依制處置去。

新政,並不能一勞永逸的將末來可能會有的所有問題都解決掉,甚至新政本身會產生許多嚴重的問題。

林縛從來都不奢望一開始就有能力將所有的危機都事先消除掉,他最終的目的,也只是要建立的一個有彈『性』的中樞政權,建立一個在面臨重要災情及戰事甚至面臨敵國舉國入侵時,有解決重大危機能力的、有彈『性』的中樞政權。

一個國家、民族要延續千年、數千年,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嚴重危機,最為重要的是面臨嚴重危機時的處置能力;從來就不存在一個能在一開始就把所有危機都事先掐滅的完美政權制度。

*************************

ps:縱橫的微博系統“縱橫聊聊”開通,兄弟要對我吐槽的,可以在“縱橫聊聊”上關注我。使用很簡單,在書頁作者名後面,有一個“加關注”的按鍵,點一下,就能關注我;當然,我也會關注一下在書評區活躍的書友。

第41章 軍需

從灌雲北上就是海州了,就是北方統帥部的行轅駐地,也是由鳳離軍、登海鎮師、靖海水師諸軍組成的北方東線軍團的總部駐地。

軍事參謀部為北伐制定的戰略之核心,就在“東線偏東”四個字上,故而北方東線軍團是未來軍事建設的重中之重。

鳳離軍就包括柳西林、張苟、楚錚、韓採芝四個鎮師,加上陳漬所部獨立的登海鎮師,以及靖海水師,在沒有開始大規模擴編之前,北方東線軍團的總兵力就超過十二萬人。

十二萬兵馬,層次分明的部署於北到沂山、南到淮水的沂海防線上,海州城更主要的是作為後勤支援基地。

聚集了大量的後勤人員,即使在封港後僅有特許的船舶得以駐入海州,海州城裡依舊是熱鬧不減。

在灌雲受了周問雲這些舊官僚的閒氣,進入海州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