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4部分 (4 / 5)

之後,會與渦陽合兵,先來解決徐州的問題。

只要燕胡兵馬主力在解決東平問題之前不再敢派兵馬南下,林縛與董原合力,就能湊出五六萬兵馬來強攻徐州城——陳韓三才開始與諸將約定叛投大燕,要能一鼓作氣,將淮東軍擊潰,軍心就能定下來;要是反而陷入淮東軍的圍城之中,這軍心士氣真就難說了,說不定會有部將給說服反叛過去——陳韓三不敢冒這個險。

陳韓三當即命令部將率兩營兵卒堵住楚王府南北大mén,再者將楚王府周遭的民宅清空出來,為強攻楚王府隨時做好準備,但這時不強打楚王府,東西南三城mén僅留半營守衛兵力,其他兵力悉數集結到北城外,待周知眾率部趕來,即率主力出城夾擊劉妙貞部。

************

陳韓三派兩千騎兵出城抄孫壯部,纏戰片刻,李良即率部即從側後趕來,淮東進入九里山西南麓的騎兵兵力一時增到三千餘人。

騎兵寶貴得很,兵力不上佔優,陳韓三也不敢硬打,出兵夾擊,只是叫周知眾明白他的心志,邀周知眾率主力趕來夾擊淮東軍。

達到這個目標,陳韓三就鳴金令騎兵稍退,在荊馬河南岸列陣謹守對峙,同時將步卒派出城來,接近九里山西南麓戰場。

徐州城北、九里山南麓的荊馬河雖然這時候已經凍實,冰層將有一兩尺厚,人馬來往無礙。但從河下去,形成一道寬約二十餘丈、深數尺的天然冰壕。冰壕雖然不能阻止步騎透過,但多少能在敵軍衝鋒時擾luàn陣形。兵馬不退到徐州城裡,選擇在荊馬河堤之後列陣,那是正確不過的選擇。

此來,在荊馬河南岸有一座離荊馬河就數十丈之遙,這也是在淮東選擇九里山為會戰戰場之後,陳韓三為己部兵馬前進到九里山戰場外圍選擇的駐營之所,以便以最近的距離壓迫淮東軍,始終形成夾擊之勢,防備淮東軍有各個擊破的心思。

周知眾前翼騎隊將領周繁看到陳韓三所部與淮東接上戰,相互殺得有百餘人落馬,待淮東後續騎兵趕來才脫離接觸,這才確信陳韓三投附之心不會有反覆。

周繁率部在九里山西北麓踟躕不退,盯住進入九里山的淮東軍,但派快馬趕往魏廟坡,報得周知眾知道這邊情形,要他率主力立即趕來會戰。

驅趕將卒死戰可以,但白白的拿百餘將卒xìng命去即使最後得勝,對軍心士氣打擊也會相當的嚴重,所以拿麾下兵卒敵的絕戶計,非陳芝虎這種狠角sè不能做出來。

即使如此,在青州戰後,周知眾也跟陳芝虎鬧翻臉,死也不願再受陳芝虎節制,其他軍將也是避陳芝虎而遠走,不想給陳芝虎利用去白白的送死。

只要陳韓三所部與淮東軍接上戰,又有百餘將卒傷亡,周知眾之前畏陳韓三反覆的顧慮就會大減,要是再頓兵不前,事後也會給追究畏戰怯敵的罪責。

再者周知眾率部從北面趕來,與陳韓三所部,正好對進入九里山南麓的淮東軍形成夾擊之勢,而不是陷入夾擊的圍困之中,這形勢還有什麼不夠明顯的?

************

以孫壯、李良各率jīng騎為前翼,又有周普率三千騎兵掩護兩側,劉妙貞率淮陽步營主力擁千餘輜重車先一步從容不迫的趕到九里山西南麓。

周知眾所部也有三千餘騎趕來與周繁匯合,約四千騎在九里山西北麓,死死的盯住淮陽軍,周知眾率步卒主力稍慢一些,也趕到十數里外的沙家集,當進入徐州城的道路給淮陽軍擋住,只能先將沙家集周圍三座村寨佔了為營。

這也是陳韓三事先約定給周知眾駐營的地點,周知眾率部進入之後,也更感覺陳韓三合兵夾擊的用心。

離九里山預設戰場太近,很可能陣腳未穩就陷入luàn戰之中,離得太遠,又有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