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8部分 (4 / 5)

所控制的騎兵,jī增近一倍,使其對丘陵地帶的活動能力增強。

而淮東水營早期要先將人與必需的物資運入北岸,騎營及大量的戰馬,反而有些遲滯,使得短時間裡,對緩衝區的滲透能力,反而不過敵軍。

嶽冷秋陪同劉庭州趕去黃州,走陸路不安全,只能坐船去黃州。

從蘄春登船,下蘄水河進入揚子江,劉庭州才發現揚子江千舸競渡,幾乎要將整個江面遮住。江面上,除了淮東水營的戰船、運兵船以及船體龐大給臨時徵用的商船外,還有大量的槳帆船、烏篷櫓船等小型漁船,有些船頭還掛著未收的漁網。

劉庭州一臉疑huò,漁民們往黃州湊,做什麼?

看劉庭州疑huò,嶽冷秋說道:“庭州一路從壽州趕來,有些最新的情況還不清楚,樞密使在離開蘄春之前,邀我與左相一起簽署授田令:江淮之民,自行渡江隨軍赴國難者,積功者授無主之田三十畝,永業;隨遷但無功者,兩年後許一兩銀一畝田購永業田,以三十畝田為限!此外,樞密使又籤令募儒生入營伍參戰,積功即可補吏,或在營伍服役兩年,也可補入吏官……”

聽到這裡,劉庭州愣了一下。

荊湘之亂已有好些年頭,到處都給打成殘地。待收復後,荊襄的無主之田將數不勝數,到時候墾荒屯田將叫人頭痛不已——此時簽發授田令,只能以將來的授田來徵募隨軍民夫輔助作戰。

但是,募儒生入營伍,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從永興帝在江寧登基之後,科舉便因戰事被迫中止,斷了天下儒生入仕之路。

如今江西、東閩、兩浙、湘潭、廣南等地都相繼平復,不管荊襄會戰打得如何,只要能守住揚子江,恢復科考也是大勢所趨。

林縛募儒生入營伍,有些儒生會不屑一顧,但有些儒生,特別一些年輕的儒生,為南陽遇屠一事而憤怒難洩,此時為赴國難正熱血,恨沒有投筆從戎的機會——林縛此舉大打方便之門,這些儒生雖說也會有投池州軍、淮西軍的,但絕大多數都會進入淮東軍,進入林縛的控制之中。g@。

第103章 定策

聽嶽冷秋說儒生入營伍積功可補吏,劉庭州愣怔在那裡。

劉庭州做手勢請嶽冷秋進艙室說話。

在昏暗的船艙裡,推窗望外,一派江水清碧似藍,左右舟楫密集如林。

劉庭州看向嶽冷秋,說道:“有越以來,帝室、勳貴與士大夫並治天下,科舉乃天下儒生入仕之龍門,此制垂立天下兩百餘載。近年來山河破碎,科舉為之中斷,使選吏補吏之事,也桀途多難。當下,吏部從永興年之前科舉出身計程車子裡選吏,多補入中央六部,而府縣官吏則操之地方。雖說戰時不得不得權宜之計,但終究選吏之事,要操之在吏部之手,才合律制——今崇國公募儒生入伍營,許以補吏之期,將來置吏部於何地?”

嶽冷秋沉默著。

劉庭州又問道:“有傳言說樞密院要取政事堂而代之,難道這是真的?”

嶽冷秋哂然一笑,說道:“荊襄之戰,不曉得要填進去多少血肉之軀,庭州是不是有些過慮了?”

劉庭州蹙眉思慮嶽冷秋的話。

以當前的架式,林縛在鄂東不可能是假打。十數萬兵馬以及差不多同數量等級的輜兵、隨軍民夫,都將渡江以蘄春、黃州兩地為中心進行集結,林縛想假打都不可能。

燕胡的主力必然都將給吸引到南線來。

不出預料的話,兩軍在荊襄地區的戰事,將會發展成極為殘酷的拉鋸戰。

林縛也許是對此有所預料,才要極盡一切可能去動員更多的兵力渡江參戰。

林縛要求樞密院掌握更大的戰爭動員的權力,包括授田令及募儒生入營伍令,都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