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6部分 (4 / 5)

當年漢末曹賊奉天下以令諸侯,直接就割半個山東為封邑。相比較而言,林縛胃口還是小的,才五個縣而已,實際上四個縣還是新置的。鶴城、江門在五六年前還是荒草地,虞東倒是太后的宮莊所在,奈何林縛也沒有歸還的意思,嵊泗縣根本就是以前東海寇佔據的海島,夷州島更是蠻荒瘴癧之所。

*************

衛尉為九卿之一,加到林縛的頭上,實為虛銜,以示林縛有執掌宮禁之權,將京營都督與樞密使兩職合起來,也就將禁衛、京畿防務以及樞密院三個層次的兵權都集中到林縛一人身上。

樞密院與六部並列,其下轄監令丞吏等輔官,也都由林縛設立並推薦任命,淮東諸人暫時不會大規模的分散到六部去,主要還是集在樞密院以佐林縛執掌軍政。

除了林續文以副相兼領戶部、黃錦年執掌兵部外,黃錦年之子黃承恩進入刑部任員外郎,葛司虞將入工部侍郎,主持工部所轄的水利營造;林庭立將調江寧入都察院任左副都御史。林續祿本有功名在身,林庭立進中樞,他便回東陽出任東陽知府,繼續代表林氏控制東陽府,陳華文交卸兵權之後,林縛薦他出任廬州知府,也是對陳氏投附的回報。

崇州五縣單列出來,海陵府就剩下海陵、興化、皋城、建陵四縣,林縛薦吳梅久出知海陵,;除此之外,其他諸人,基本都進入樞密院體系。

林縛也是信奉“槍桿子裡出政權”,不希望在軍政上給外人制肘,淮東諸人也應主要團結在樞密院周圍,也不應給分散開。

這邊大義名份定下來,林縛就大張旗鼓的組建樞密院。

依照淮東軍司之前的架構,樞密院仍舊設水軍、步軍、馬軍三司以及糧械、戰訓、教習、律紀、軍情、軍醫等監,曹子昂都將調回江寧來,以補充人手的不足,與秦承祖、高宗庭、宋浮、林夢得、孫敬軒、孫敬堂、王成服、孫文炳、胡致誠、朱艾、武繼業等人一起,又將虞萬杲的子侄虞文澄、虞文備徵入樞密院任將職,將樞密院的體系撐起來。

崇州五縣裂為崇國,林縛委任李書義為崇國相,階同知府,以掌民政;但海貿、厘金局、工坊、軍械、鐵作、船場等事務,有專人分管的,依舊由孫豐毅、周廣東等人分管,沒人分管的,由樞密院直領,最終還是歸屬到樞密院諸監司體系之下。

步軍司所轄長山軍、崇城軍、淮陽軍、鳳離軍保留不動,津海軍除一旅精銳留在崇州為衛營外,其他悉數調入江寧。

林縛並無意將禁衛跟京營軍分成兩個系統,徒增麻煩,他一身兼領衛尉、京營都督兩職,實際將京營軍及禁衛統稱禁營,也仿樞密院分設水、步、馬三軍:

設禁營水軍,將原津海、廟山等部水軍編入,補入輜兵,兵額定為一萬,以楊一航為都指揮使。

設禁營步軍,以趙虎都指揮使,以原津海軍主力為骨架,補入輜兵,兵額定為兩萬,負責皇城、外城以及京畿諸縣的防務。

設禁營馬軍,以周普為都指揮使。淮東就那麼點騎兵,也只能一套班子掛兩套牌子。

當然,禁營三軍也都受樞密院水步馬三司轄管,以最終保證軍政大權能集中使用。

禁營軍主要衛戍跟控制江寧,作戰的任務減輕下來,故而不是林縛接下來要加強的重點。

浙東地區脫離戰事的威脅,與海陵、淮安兩府,都將改由江寧六部直轄,但在閩東、浙西、徐泗、池州、淮西、荊湖、湘潭、南陽、河中等地,都還直接面臨戰事的威脅。

林縛將在樞密院下設行營轄這些地方的軍政,嶽冷秋以樞密副使、江西招討使兼領池州行營總管、知池州府事,負責池州行營,以六萬兵額為限,調拔錢糧。

董原以樞密副使、河南招討使兼領淮西行營總管,負責淮西防區,加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