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7部分 (2 / 5)

,”林縛說道,“積肥事說起來簡單,行起來卻不大易,村野民夫也無此意識,要地方官員大力推廣才行……”

林縛早就深刻的認識到,農耕技術哪怕看起來再簡單,在普遍還是文盲農夫為主的鄉野想要推廣還是極不易。

河間府地處燕冀平原,河網縱橫,有利灌溉,可以種植水稻。

雖說處於北方一年也就只能種一季農作物,但是種植水稻的產量要遠遠高過小麥,偏偏在河間府就沒有人種植水稻。

林縛起初還以為他的認知有誤,在津海試種水稻時心裡還有些不踏實。

林縛在津海除了津衛島駐以少量精銳之外,還有在陽信之戰後跟他去津海的六千餘捉俘民夫以及降卒,也一同歸孫尚望節制。

為安置這六千餘捉俘民夫及降卒,那些個要依靠江東左軍及林族權勢的津海地方大族以佃借的名義,向林縛在渦水河畔提供了四萬畝良田。

林縛咬牙將渦水河畔的這些良田都闢為稻田,從南方運去稻種,硬著頭皮種水稻。

起初是有些忐忑,待秋糧收割後,才知道他的擔心是多餘的。

相對於北方一畝地得一石麥黍便算高產,津海稻田的產量則令人喜出望外。由於人力充足,又能從渦水河清淤事裡得到足夠的肥泥,津海試種稻田的產量要比崇州的良田還要高一大截,普通達到畝產稻穀逾四石的高水準。

四萬畝良田淨得米糧就近八萬石,而六千餘民夫一年管飽了吃食不過半數,能餘近四萬石米糧出來,足以津衛島一年的開銷。

劉直不知這種種事,林縛的話他聽起來似懂非懂。

倒也不能怪他,林縛養豬積肥,江寧清流士子盡嘲笑之能事,在看到江東左軍如彗星般崛起後又喑然失聲,這些本該是這個時代的精英人物,又有幾人知道當世諸多激烈難以開解的矛盾都歸根在這些看上去很粗鄙低俗的小事的?

不知局勢會如何發展,寧王登基也是一種可能,林縛才耐著性子跟劉直在田頭說農事,倒也不是炫耀。

想到這裡,林縛倒想到津海六千餘民夫裡,實際上還有一千三四百是浙兵降卒。為防止嶽冷秋殺俘冒功,給林縛一起帶去津海安置。都卒長以上的武官都給林縛在陽信發狠心殺了,普通的浙兵降卒都能安心接受安置,經過大半年的改造,在津海也衣食無缺,對江東左軍也有較深的認同與依賴,直接編入營旅依為戰卒都可以。

林縛這時候考慮到將這些浙兵降卒從津海秘密調到嵊泗諸島,實際比從崇州徵調民勇去加強嵊泗防要好。甚至可以從中挑選一些人出來派去浙東、浙西潛伏,一為在兩浙收集情況方面,二為將來打兩浙做準備。

待將劉直支開,林縛將這個想法與總哨官吳齊說了,要他負責其事,此時奢家在浙南的統治還很混亂,正是將這些兩浙當地出身的浙兵降卒派回去潛伏的好時機。

第9章 問政殺心

第9章

寧王隊伍抵達陽信之後,林縛拖後一天率部從崇州出發。

從崇州到沐陽走驛道將近八百里路,江寧左軍舟師步營日行九十里,林縛與劉直十二月初八抵達沐陽,但一直等到二十二日,南下就藩的寧王隊伍才慢騰騰的行至山東南部的剡城縣。

從陽信到剡城走驛道也就七百里地,算上山東官員晉見的時間,林縛以為寧王最遲不會拖過十二日到江東、山東的交界,沒想到在沐陽多等了旬日。

就連一向謹慎、儲存實力的嶽冷秋也率長淮軍進入豫中地區,與陳韓三、劉妙貞部的流民軍在潁水兩岸交戰不止兩回,寧王南下就藩穿越山東半島竟然用掉二十五天。

在此期間,陳芝虎困守大同,對抗東虜步騎圍攻已滿兩個月,而江西郡兵與虞萬杲的建安軍在杉關下遺屍數千具,奢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