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為界,以北的渤海洋麵在入冬後就結了海凍,常常從海岸延伸出來數十里都凍了堅實,可以走人、走馬、行車,但以南的渤海洋麵沒有結冰,還能夠行船靠岸。
早在四天之前,滄南鄉民分兩路分別走6路跟海路南撤之後,林縛也率江東左軍主力上了海船,藏身在海島之後,監視著小泊頭寨周圍的一舉一動。
看到反撲來的數千虜騎並沒有給之前製造的南撤假象迷惑住,曹子昂決定率第四營走海路迂迴陽信南、濱城縣境內截殺虜騎前哨,繼續迷惑虜騎。
濱城縣南的外海域屬於後世常稱的萊州灣,迂迴過去近三百里海路,比走6路要遠了近百里,但是此時北風盛行,乘海船張帆南行,比奔馬還快,三百里海路最多一天一夜。
無論是長山島、獄島,還是西沙島,圍繞這三島展勢力,都離不開船。林縛的目光也早就放在揚子江水道與更廣闊的外海域,甚至不惜放棄江寧河口的大部分利益,也是為了獲得更充足的藉口來展集雲社名下的船隊。
除了早期的“東陽”、“集雲一”、“集雲二”三艘千石大船外,林縛更是早在去年五月就以集雲社的名義跟江寧工部下屬的龍江船場訂購了兩艘載量達五千石的五桅大船,這兩艘五千石大船也早在十一月上旬就建成下水。
只是入冬後東南風極罕見,不利帆船北行。
雖說為便於機動,兩艘五千石大船都各備有八支大櫓,這八支大櫓只是用於短程機動,林縛要將五千石大船當成戰船用,就不能完全依靠風力。但即使是空載,從江寧到河間滄縣迂迴數千裡海路想要完全透過人力搖櫓而行,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林縛的影響下,林家也為旗下的貨棧訂製四艘千石大船。
林縛率師北上勤王,與林家的利益也密切相關,在兩艘五桅大船造成之後,大鰍爺葛存信就拿著林縛的信函回江寧,又有七夫人幫襯,直接將林家手裡新造成的四艘大船也借了出來,組成兩艘五桅船、七艘三桅船並拖拽十數艘其他各類中型船舶的龐大船隊從崇州西沙島出海。
無風時搖櫓而行,逆風時下錨停泊,順風張帆疾行,只是入冬後多盛行北風,停停走走,一共差不多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才趕到河間府海域與林縛匯合。
將滄南四寨不良於行的老弱婦孺近兩千人從海路載走,辛苦一點擠一擠,只需兩艘千石船,留下來的船更多的是為了裝馬,馬匹所佔據的空間要比人大多了,而且人能擠,馬匹卻不能擠。
藏身島東面的兩艘五桅大船前後通長二十丈、寬四丈,主桅高十二丈,在底艙之上還有一層藏兵艙室,有小窗可作矛孔或箭孔,再上面才是堅固平坦的作戰甲板,圍護齊胸高的女牆。
每一艘造價一萬九千餘兩銀,比常規的五桅海船貴了四五倍,但無論是用材還是結構強度,都要遠遠過常規海船的水平。
乘槳船轉渡到五桅大船上,林縛腳踏著隨海浪微微晃動的甲板,與曹子昂說道:“虜賊強於騎兵,千里6路穿行如風,正面衝鋒撼動如山,但是以海堤為疆,虜賊騎兵便是再強十倍百倍,也沒有他們揮的餘力——我們的目光要比布倫山走下來的東虜生蠻更深遠,戰場並不應該侷限在6地。”
p:昨日紅票破五千了,兄弟真給力啊!
繼續求紅票。
兄弟們投紅票也要養成習慣啊。
第20章 調虎離山
(給力的,第三更,看兄弟們給不給力、今日紅票能否破六千?)
千石三桅船通長十二丈,寬兩丈四尺,水密隔艙十三間,艙下以及尾艙載馬、甲板坐人。入夜後,北風盛行,揚帆借力,一夜之間繞過黃河口三角洲,將第二營六百甲卒、三百匹馬從滄南運往兩百里外,於晨間渤海縣的小清河口停船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