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家裡的愁雲慘霧,李家明的小事業倒是搞得風生水起。
毛伢張羅著收冬筍,雖然產量不及去年的一半,可耐不住滬市那邊價高、本地又沒了競爭對手,反而比去年賺得更多,賺得毛伢帶著一幫由伢子變成混混的年輕後生,每日恨不得拿錢做身衣裳穿著招搖過市。
香菇生意也紅紅火火,靠著大棚的保溫功能與菇農的辛苦,八十多萬袋裝香菇生長良好,產量達到了一百二十餘萬斤,還趕上了元旦、聖誕、春節這一**的大行情。一百二十萬多斤的鮮香菇、二十多萬斤冬筍,讓軍伢、大狗伢他們每日開車累得象條狗,運費也賺得他們眉開眼笑。
優等品一斤二塊五、等外品一塊三的收購價,賣出去卻是優等品六十七日元或五塊七的港幣,銷往內地的等外品也賣到了五塊八。即使因為春運沒了鐵路運輸,要承擔高昂的汽車運費,也賺得遠在深城的大姐和同古的李家明夢裡都在笑。特別是搞出來的禮品筍、禮品香菇,加個精美的包裝就能價格翻上一番,甚至是幾番,更是讓大姐覺得城裡人就是錢多人傻。
現在公司上了正軌,囤積的雜木、菌種都可以滿足幾百萬菌棒的製作,也到了宣傳企業的時機。在新聞價值與私下紅包的威力下,地區電視臺開始對‘山裡人家’農貿公司,當成本年度的經濟亮點宣傳報道,風頭一時壓過了行署即將成立經濟開發區的重大新聞。尤其是‘山裡人家’公司一些為顧客考慮、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裡顯得獨立特行,更是記者們宣傳報道的重中之重,就連掛名當副總的朱和平都沾了不少光,沒少在電視上露面,就更莫提曾書記、鍾縣長這樣的主要領導。
‘山裡人家’紅了,一家賬面年銷售額不到五百萬,卻因讓幾百戶農民賺到了錢,滿足了‘農民增收’的政治宣傳需要,而成為整個地區的政績,被送到省電視臺再次宣傳報道。
手頭上突然多了二三百萬現金,一直在擔心廠子出事的李家明,也終於鬆了口氣,起碼那幫貪官汙吏的錢可以還得掉了。只要私人利益沒有受損,人家就不會強行逼廠子破產,那就一切還在自己能掌控的範圍內。當官的人,把他們往最齷齪處想,總是不會錯的。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廠子的控制權拿過來,不能再象以前樣,小事父親做主、大事大家商量著來。就象上次官員入股、退股的事,不該讓能賺不能虧的官員入股,可他們為了一點小利雙手歡迎;現在形勢危急了,必須讓官員退股,以保沒人暗中拆臺,他們又覺得吃虧不樂意。要不是關鍵時刻,二伯站在自家這一邊,還指不定再搞出什麼麻煩來。(未完待續。。)
第二零八章 溫和奪權(上)
快過年了,崇鄉大山裡洋溢著難抑的歡樂,今年的年景好,可以是說大家記憶裡最好的。
村上的木材加工廠,雖然廠裡沒賺到錢,連裝置款都沒還清,可個人都是每個月五六百塊錢工資咧;更讓人高興的是種香菇,有錢的種四五千袋,沒錢的種兩三千袋,哪家哪戶沒賺幾千上萬的活錢?
李家明的嬸嬸們的孃家人更是興高采烈,個個既能在木材加工廠拿工資,屋裡老婆崽女又能種香菇賺錢,日子比單位上的人過得還好。
“仕富,今年賺了幾多?”
“嘿嘿,還好還好,萬把塊錢。”
“李家明厲害,搞出這香菇生意要的。”
“那是,人家是什麼人?夠仁義,我們親戚想買幾多就買幾多,外頭人有錢都買不到!”
孃家兄弟的好話,好歹衝散了些黃泥坪的愁雲,幾個嬸嬸也打起精神來準備過年。還是詩梅講得對,以前屋裡苦都要過年,現在廠子不行了,裝修店今年還能分三萬塊錢咧。
過年了,李家明給工人包完紅包,給曾春他們三個分完紅,也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