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部分 (1 / 4)

中醫是最為實用的,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 中醫跟八字不同。八字的學習可以透過大量的命例去總結,而中醫卻要親身看大量的病人去總結。八字呢,可以坐在家裡。喝著茶水,舒舒服服的去研究。中醫卻需要親身看病,病人病情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去注意,考慮病情的發展。和用藥的變化,這就如同上了戰場,你就是一個將軍,這個戰場的形勢如何,能否成功 。作為指揮者是有重大責任在身的。所以中醫比術數研究更多了一份責任,醫生天生就是一個身負責任的職業。而現在由於一些書籍的產生,比如思考中醫,又或者求醫不如求己,很多中醫愛好者由此產生。這是一個好的事情, 中醫愛好者跟中醫之間的差距,並不是一張醫師資格證的問題,而是親身去看病。去實踐的問題。所以要真正的對中醫有所提高。單純的看一些中醫資料是遠遠不夠的,或者是看什麼派別的治療方法其實也是如同海中撈月,自己不親身體會,如何知道方子的優劣?如何把握病人的病情,中醫不是紙上談兵的學問。這一點來說,我批判中醫大學的教育。就是源於此。基本上大學五年,學生都沒有獨立看病的機會。根本談不上懂中醫。所以中醫大學生其實就等同於中醫愛好者,甚至還不如中醫愛好者的水平。這就是中醫教育的成果。

說道這裡。很多人會說,醫科大學五年,四年在學校學習,最後一年是醫院實習,一年的實習時間,會學到很多東西的。其實這一年的實習時間,對於西醫來說,能學到很多, 對於中醫來說,基本等於零。為什麼?因為醫院的實習,就是學習醫院的操作,為以後去醫院上班做準備。而醫院分為門診跟病房,實習學生天天忙於量血壓,做心電圖,驗血,扎針,寫病案,哪有時間去學中醫?就算是中醫科室,學生也學不到什麼。來個病人,頂多也讓學生摸摸脈,然後醫師開口,讓學生把方子記錄下來,就完事了,至於病人好不好,天知道。這樣能學到什麼?在醫院實習的一年,其實學到的是醫院的流程,而不是醫術。所以,很多中醫大學生連自己家人的病都看不了,還要到處去醫院,談何懂中醫呢?這就是我經常說的悲哀了。好好的中醫被搞成這樣,其實說白了,都是利益的驅使。中醫大學不改革,中醫就沒有 。…;

記得中醫大學這個圈子裡,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快,除了成績外,還看你會背書麼。比如這個學生能背下整個黃帝內經,或者整部傷寒論,那麼就覺得你這個學生水平高,導師甚至帶出去炫耀,看我的學生多厲害,能背整部經典。誠然,這些學生的記憶力讓人佩服,把這些記下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中醫絕對不僅僅是考驗人記憶力的學問。中醫最重要的是理解,並且實際臨床應用。學生記憶力再好,不能行醫治病,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可能很多人覺得讓學生行醫治病要求太高了,過去中醫學徒,想要學出來,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服侍師傅,還要每天晾曬藥材,抓藥,至於如何看病,師傅根本不教你。等你的心性磨的差不多了,好多年後,師傅才會教你,讓你懂得知識得來的不容易,懂得知識的珍貴性。這樣你學到手的東西才記憶深刻,一輩子都不會忘。輕易得到手的東西,是不懂得珍惜的,這就是人性。所以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無數的經典擺在你面前,你即使把他背下來,也不會體會深刻,更不會懂得他的寶貴,不會珍惜,也就難以擁有。所以你只是把他當做一門功課而已,所以這樣的學生其實成就也有限。

真正的中醫導師應該注重什麼?不是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是要注重學生是否能背書,而是要注重學生對待中醫經典的看法,對待中醫經典的態度,其次就是學生對於中醫經典的感悟,悟性,只要尊重珍惜中醫經典,並且有很好感悟的學生,將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造福一方百姓。(未完待續。。)

543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