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繼續向西,再過20多天就能到新大陸了。”
首先發言的是領航長,他掌握著船隻的航向、航速、所處位置等諸多引數,可以在指揮官需要做出決定時提供相應的輔助。
“我認為是第一種,西班牙艦隊當然要返回西班牙港口!”大致情況介紹完了,接下來就該與會人員發表看法了。率先發言的是艦隊參謀,他支援領航長推測出來的第一種可能性。
“也不盡然,西班牙在新大陸有最多的殖民地,應該也不缺港口。另外葡萄牙在新大陸也有不少殖民地,如果我是西班牙艦隊的指揮官,說不定就會選擇回新大陸,這樣更利於出其不意甩掉追兵。”
大副第二個發表了看法,他更支援第二種選擇。這就是在洪濤的影響下,大明帝國海軍裡現行的指揮體系。任何決定都要讓有資格發表看法的軍官充分闡述理由,最終再由實際指揮者拍板決定。
當然了,指揮官也可以力排眾議獨斷專行,但必須不能出錯,否則就要承擔指揮失誤的全部責任。
“現在其他幾位艦長都不在場,也來不及聚到一起開會研究了,我命令……天黑之後艦隊再次分成兩支,一支向北一支向西,無論哪一支找到了敵人都務必糾纏到底,盡最大可能給敵人造成傷害。
領航長,找機會把命令傳達給其它戰艦,現在先對付這兩個傢伙。左舵30,航向240,接近到1公里距離!”
燕不死的表現很符合性格,既不押寶賭一邊也不優柔寡斷,他選擇了最平庸也最平穩的辦法,兩邊都要,不求全殲,只求盡力。
對於斜著撲過來的兩艘敵艦,他仍舊沒有冒險出奇招,中規中矩的按照訓練大綱執行。先拉近距離,然後轉向,一邊走z字形對抗逆風,一邊利用側舷火力進行中遠距離打擊。
充分發揮秦級戰艦航速快、轉向靈活、射擊距離遠的優勢,先處於不敗之地,能不能打擊到敵艦是第二位的。反正他也不急,只要再等一個多小時就會有至少一艘同伴趕過來,到時候再琢磨怎麼殺敵不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