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9部分 (2 / 5)

只是感情糾葛與對錯無關,居然讓理虧的一方成了被同情的物件。

事實的真相如何?在八卦裡是最不重要的,大家只會同情弱者,只想看到恩怨情仇。事業上、社會地位上,李家明是絕對的強者,絕對的弱者趙劍鋒打輸了架卻贏了愛情,這本來很符合慣有的戲劇衝突以弱勝強。可這也就給了年輕好勝的趙劍鋒,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怎麼證明他比李家明更優秀?

怎麼辦?事業上,即使趙劍鋒再好勝,也不奢望能比那妖孽更成功,那就只有專攻學業。這年輕人一咬牙,放棄了進國防科工委的機會,又回到校園準備考gre出國留學。

可學業上又哪那麼容易追趕?且不說李家明的學術功底已經非常深厚,關於網際網路流量誤區、股市泡沫的衡量標準系列論文,已經得到很多經濟學家的認同,並作為了北大經濟學院的教材之一;就連在sohu網上發表的關於香港房地產的評論文章,也是轟動一時。

那幾篇評論文章名為評論,其實就是學術論文。

李家明用香港報刊發表過的新聞報道,將那些愛國商人的偽裝剝了個乾淨,將他們暗喻為六百萬香港人身上的吸血鬼用高房租、高房價打壓除金融以外的所有行業,將香港變成了一個沒有未來的城市。

聳人聽聞?

可對照這四年來京城的房價上漲速度,很多人心裡都發寒,96年的房價不過是七八百塊錢一平米,現在京城好點的樓盤都兩千多了,sohu地產推出的高檔小區更是達到4500/平方米的均價。除了商人、演藝明星、外企金領外,平民百姓要三個月才能買一平方米。

沒腦子的人只是看個熱鬧,長點腦子都知道那幾篇評論文章是影射性地針砭現實。這不是某一個人、政府能控制的,而是市場經濟決定了的,中心城市的經濟、文化資源必然吸引大量人口的流入,而人口的大量流入必然抬高房價。換句話說,房價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廉價時代。

最後,評論文章裡以調侃的語氣,說出了香港人的尷尬,既盼著政府放開土地供應,能讓大家住得起大房子;又怕房價一落千丈,自己的賬面資產急劇縮水。

不得不說,李家明被蕭大人槍斃了的畢業論文,經過sohu幾個財經評論記者的修改,變成了一系列不犯忌又極具可讀性的評論文章,不但給sohu賺了海量的點選率,還進一步確立了其經濟新聞的權威地位。

文章合為時而著,大學開始與社會接軌,但畢竟沒有社會上的市儈,把富人當太大的一回事,大多數人只佩服那些真正有才華的人。李家明這幾篇署名評論文章,讓被他揍了那幾個清華男生深為佩服,給他們的同學、女友吹噓跟這樣的勐人打一架,也算是三生有幸。

可文章寫到這,也就完了,就象剛剛興起的網路小說一樣,看得正帶勁時突然太監。

這怎麼行?

無數網民在文章後面留言,強烈要李家明同學繼續寫,有人甚至留言‘我們網民用滑鼠把你們變成億萬富豪,你丫的趕緊服務於網民。’

繼續寫?

開什麼玩笑?這又不是寫新聞報道或小說,一篇論文需要多少查閱多少資料、建多少數學模型、費多少腦子?已經回了美國的李家明正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寫這些東西?

可眼看著欄目的紅火,總不能讓它冷下去吧?急了眼的陳同他們,只好把李家明以前寫的論文都找出來,組織編輯們進行修改潤色,去掉那些深奧難懂的理論、數學模型,以儘量符合大眾口味。

可他們這一找,事情就越發搞大了。李家明以前在學校讀書時,那真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除了忙自己的事業外,其餘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學業上。他寫論文比別人更具有優勢的是,他能從記憶裡的東西逆推,然後從目前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