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作者介紹> 第15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2部分 (2 / 5)

這才彈奏清角曲。現今您的德薄,不配聽清角曲。聽了清角曲,恐怕會有兇禍。”平公說:“我老了,所喜歡的就是音樂,就讓我聽聽它吧。”師曠不得已而彈奏清角曲。奏第一遍清角曲,有烏雲從西北方升起,奏第二遍清角曲,暴風颳來,大雨隨風而降,帷幕被撕裂,俎、豆禮器被打破,廊房上的瓦都吹落下來,在座的人都逃散了。平公很害怕,僕伏在廊室之間。晉國遭大旱,三年寸草不生。平公的身體害了手腳麻痺病。這怎麼解釋呢?

【原文】

64·5曰:是非衛靈公國且削,則晉平公且病,若國且旱亡妖也。

師曠曰“先聞此聲者國削”,二國先聞之矣。何知新聲非師延所鼓也?曰:師延自投濮水,形體腐於水中,精氣消於泥塗,安能復鼓琴?屈原自沉於江,屈原善著文,師延善鼓琴,如師延能鼓琴,則屈原能復書矣。楊子云吊屈原,屈原何不報?倔原生時,文無不作,不能報子云者,死為泥塗,手既朽,無用書也。屈原手朽無用書,則師延指敗無用鼓琴矣。孔子當泗水而葬,泗水卻流,世謂孔子神而能卻泗水。孔子好教授,猶師延之好鼓琴也。師延能鼓琴於濮水之中,孔子何為不能教授於泗水之側乎?

【註釋】

曰:以下是王充的解釋。本篇用“曰”字開始的句、段都是如此。

亡:當為“之”。隸書形相近而誤。下文句例可證。

二國先聞之:意即衛、晉二國的君王都聽了樂曲,但並沒有喪失國土,因此它不是“衛靈公國且削”的妖象。

“何”字下脫“以”字,下文句例可證。

楊子云吊屈原:《漢書·揚雄傳》“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

【譯文】

解釋說:“這如果不是衛靈公將要亡國,那就是晉平公將要得病,或者晉國將遭大旱的妖象。師曠說“首先聽到這支曲子的國家被侵佔而滅亡”,衛、晉二國君王都首先聽了樂曲並未亡國。怎麼知道新曲子不是師延所彈奏的呢?解釋說:師延投濮水自殺,形體腐爛在河水中,精氣消失於汙泥之中,怎麼能再奏琴呢?屈原自投於汨羅江而死,屈原善於寫文章,師延善於奏琴,如果師延能在水中奏琴,那麼屈原也能又在江底寫文章了。楊子云寫文章悼念屈原,屈原為什麼不回答他呢?屈原活著的時候,什麼文章都能寫,不能回答楊子云,是由於死後變成汙泥,手已經腐爛了,沒有手來寫文章的緣故。屈原手腐爛了不能用來寫文章,那麼師延的手指腐爛了也不能用來奏琴了。孔子面對泗水埋葬,泗水倒流,世人認為孔子神靈而能使泗水倒流。孔子喜歡教書傳授知識,就象師延愛好奏琴一樣。師延死後能在濮水之中奏琴,孔子死後為什麼不能在泗水岸邊教書傳授知識呢?

【原文】

64·6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進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怪?昔秦繆公嘗如此矣,七日悟。悟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學也。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復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公孫支書而藏之,於篋於是。晉獻公之亂,文公之霸(11),襄公敗秦師於崤而歸縱淫(12),此之所謂(13)。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病必間,間必有言也。”

【註釋】

董安於:參見8·9注(14)。

而怪:《史記·趙世家》作“而何怪”,應據補“何”字。

秦繆公:即秦穆公。參見7·5注。

公孫支、子輿:兩人都是春秋時秦國大夫。

五世不安:指晉獻公逼死太子申生,隨後四個君王奚齊、悼子、晉惠公、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