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科技,還包含了歷史人文、地理環境、經濟民生等等因素,並根據地球的形勢,自動地描繪出出了一副前景圖。
“竟然是這樣……”藍牧對他無意間的發現驚呆了。
潛意識告訴他,地球離末日不遠了。
並不是收容物帶來的末日,在不計算收容物的情況下,透過結合無數的環境報告、發展報告來看,地球適宜人類的環境正在走向末路。
各國也有類似的學者對全球環境進行了評估,他們認為人類生存環境還能允許發展200年。
可藍牧現在是什麼大腦,他結合全球的資料親自評估,立刻發現這或許有些太樂觀了。
照目前的石油、煤炭開採速度的加速進度,地表有利於植物系統生存的區域,被人類的經濟發展所佔用而導致大量的消失,陸地淡水資源在不斷消亡,生物物種大量的滅絕,不少地區的沙漠化乾旱化加重。
破壞空氣、地表系統的採礦高速發展,基因技術的泛濫,淡水系統的汙染危機,這些結合起來後果非常可怕。
說什麼還有200年能發展工業的時間,簡直太過樂觀了,有四十年就不錯了!
藍牧透過無數資訊看出來的東西,比學者們看得還要多。他發現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趨勢在逐漸加速成長,資本的發展是一種無節制發展模式,人類文明就彷彿在與大自然賽跑,自信於發展速度而賭自然不會崩得更快。
誰能在這場賽跑中贏得勝利呢?
理論上人類真的能贏得這場賽跑,可有一個重大因素阻礙了人類,那就是全球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互之間的技術壁壘使得同一項技術被多個國家重複研究,這大大浪費了地球的資源。
如果出現大量密集的自然災害而導致植物大量的死亡,那麼地球環境所允許的時間將會大大的縮減。人類的危機將會真正的來臨,這本就不是一場公平的賽跑。
人類未來40年內如果不停止現在這種工業發展,自然環境會開始崩潰,90年內出現連續的全球性的大災害,環境會越來越不適合植物生長,或許會出現多種枯萎病令植物大量死去,又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甚至是大氣成分的改變。
在地球最初擁有生命的時候,大氣中氧氣含量非常的低,對於當時的物種來說屬於有毒氣體。直到藍藻誕生改變了大氣成分,令地球成為有氧生物的樂園,但這同時也毀滅了當時絕大多數物種。
如果反過來,氧氣開始減少,對於當前生態體系是毀滅性打擊,人類會面臨窒息、饑荒等磨難,各種衍生的疾病也會出現。或許未來會有全新適應環境的物種誕生,但那已經不是人類了。
這一刻藍牧終於明白CANC的無奈,全力追求遠航技術不是他過去以為的那種逃跑主義思想,而是人類必須把發展的代價轉嫁給外太空的資源。人類如果把精力都用來對付蟲族,哪怕最後贏了,也輸了未來。
文明的未來一定是跨入太空,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可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各國之間的技術壁壘再這樣保持下去,結果就是誰也走不了。
這才是CANC致力於統合全球航天領域,組建共享一切的國際太空組的根本原因。
“我收回之前的話……”
“航天技術的發展確實已經刻不容緩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二章科學瓶頸突破者
雖然如此說,但蟲洞的出現確實是讓地球大緩了一口氣,那顆行星的資源雖然被安利文明揮霍的差不多,但足以給地球文明的發展續個幾十上百年的命。但也別忘了同時也有蟲族的威脅,蟲族牽扯住了太多地球資源。
從文明角度來看,保守估計,人類必須在四十年內擁有遠航技術,跨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