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卻敵(2)
三國將領離開不大一會兒,楚太子隨即下令:&ldo;立即拔營!&rdo;
眾將聽後吃了一驚,問道:&ldo;約好二更拔營,我如何先動?&rdo;
楚太子冷笑了兩聲,道:&ldo;兵法曰:兵不厭詐。又曰:出其不意。我之先動,此之謂也。你們沒有看到嗎,兩軍陣前,秦軍襲我,凶神一般,我軍危在旦夕。可趙軍一到,秦軍即刻收兵,是何道理,不可不察。等二更,那就是等秦軍到來……&rdo;
眾將問:&ldo;太子疑秦軍、趙軍合謀嗎?&rdo;
楚太子:&ldo;小心為妙……&rdo;
不無道理。一將問:&ldo;那魏軍和韓軍呢?&rdo;
楚太子聽後道:&ldo;這樣的道理,我們懂,他們也會懂……不要愣著了,快去佈置……&rdo;
眾將離開了。
回到營中,廉頗下令做拔營的準備,然後自己坐在帳中,思考著聯軍撤離後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以及應該採取的對策。廉頗的目標是,第一,儘可能完整地把趙軍帶回去。第二,儘可能使整個聯軍少受損失。
出征前與趙王爭論以及前後的情景,時不時地出現在他的腦子裡。
三、怨怒
那是一個很冷的早晨,趙王單獨把廉頗召進了宮,就四國聯合攻秦的事再與廉頗進行一番商討。廉頗的看法趙王已經清楚。這次召他,實際上是想說服廉頗,讓廉頗接受自己的主張。
按說,作為一國之君,決定問題,是用不著如此的。趙王這樣做,實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
幾年前,秦國進攻韓國的上黨。韓國救兵不到,上黨形勢緊急。上黨緊靠趙國,上黨郡守馮平向趙國求救,並提出:將上黨獻與趙國。這在趙國君臣之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趙王力主答應馮平的要求,而廉頗則堅決反對。上黨地面很大,與趙國相連,趙國對上黨早就垂涎三尺。現在唾手可得,何樂而不為?廉頗則認為,馮平作為郡守,只有為國守土之責,並無向他國獻地之權。他的所謂&ldo;奉獻&rdo;,是趁韓國無暇顧及,把守土之責變為獻地之權。而如果趙國接受,就必然得罪韓國。還有,秦國派兵取上黨,結果,上黨歸了趙,秦國必怒。怒則加禍於趙國。得一地而惹兩國之怒,非可取之策。
事情難以決斷,趙王問相國趙勝。趙勝倒表示同意趙王的主張。這樣,趙王下了決心,答應了馮平的要求,趙國取得了上黨。
可禍害隨即到來:進攻上黨的秦軍移軍趙境,索要上黨。趙國不允,兩軍集於長平。
就是說,上黨事件成了長平之戰的導火線。
由於趙國乘人之危搶走了韓國的土地,當趙軍和秦軍對峙於長平之時,長平雖就在韓國的家門口,但趙國卻休想從韓國那裡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
當初,廉頗是趙軍主帥,兩軍對峙不久,趙國君臣中間又出現了&ldo;攻&rdo;還是&ldo;守&rdo;的爭論。這我們已經知道了,最後,廉頗被撤,趙括取代了廉頗,&ldo;攻&rdo;也就取代了&ldo;守&rdo;。
而那次攻守之爭,平原君趙勝是站在廉頗一邊的。
趙國得不到鄰國特別是韓國的支援,尤其是戰略決策的錯誤,趙軍大敗。
兩次事實都證明,廉頗是對的。
後來,廉頗復位,燕國乘人之危攻打趙國,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廉頗打退了燕國的進攻,大大鼓舞了趙國國人計程車氣。後來秦軍圍邯鄲,又是廉頗領兵苦守,外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