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舊五代史怎麼被發現的> 第5章 張俊與張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張俊與張衍 (1 / 1)

張俊,字彥臣,他的家族在當時可謂是聲名顯赫。祖父與父親兩代人的卓越成就,為他鋪設了一條看似光明的未來之路。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張俊年少時便失去了父親,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疑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張俊並未因此沉淪,他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開始了自我修養的旅程。

張俊對五言詩情有獨鍾,他筆下的詩句精煉而富有深意,其中的警句更是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與讚譽。在唐朝廣明年間,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黃巢的叛軍如狂風驟雨般席捲京城,天子倉皇逃往蜀地以求避難,士人們也紛紛躲藏起來,以求在這亂世之中保住一命。張俊也不例外,他隱匿了自己的行跡,四處漂泊,但無論身處何方,他都不曾放棄自己的志向與追求。

終於,隨著唐僖宗的迴歸,京城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秩序。張俊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憑藉著出眾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由校書郎一步步升至西畿尉,再至御史、補闕、起居郎、司勳員外郎,最終成為了萬年縣令。這一路走來,他經歷了無數的風雨與坎坷,但每一次的挫折都未能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就這樣輕易放過他。後來,因某些緣由,張俊被貶官至峽中,這一待就是將近十年。這十年間,他經歷了無數的孤獨與寂寞,但也正是在這段時光裡,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也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機會。

當太祖即位後,他慧眼識珠,任用宰相薛貽矩為鹽鐵使。而張俊與薛貽矩恰好是同年考中的進士,兩人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薛貽矩深知張俊的才能與品行,於是奏請太祖任命他為鹽鐵判官。張俊在新的崗位上再次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與智慧,不久後便升遷為禮部郎中,但仍兼任著鹽鐵判官之職。

公元912年,乾化二年的二月,這是一個看似平常卻又充滿變數的月份。張俊跟隨太祖出行,然而,由於某些原因,他到達的時間較晚。這本是一次尋常的出行,卻沒想到竟然成為了他生命的終點。在白馬頓,他與孫騭、張衍等人一同遭遇了不幸,生命之舟就這樣在歷史的洪流中黯然沉沒。

而說到張衍,他的故事也同樣充滿了曲折與悲情。張衍,字元用,是河南尹魏王宗奭的侄子。他的父親在戰亂中不幸去世,這使得他從小就揹負起了家族的重任。張衍熱愛讀書,致力於儒學的研究,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家族的命運。最初,他選擇了透過經學參加科舉考試,但遺憾的是並未能考中。

然而,命運並未因此就對他關閉大門。當時諫議大夫鄭徽退居洛陽,他看中了張衍的才華與潛力,於是將女兒嫁給了他,並鼓勵他應考辭科。在鄭徽的幫助下,張衍不久便考中了辭科,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唐昭宗東遷時,因為宗奭的功勳卓著,張衍也得以由校書郎被任命為左拾遺,隨後更是被召為翰林學士,這無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榮耀。

然而,隨著太祖的即位,張衍的仕途也迎來了轉折。太祖罷免了他的翰林學士職位,但並未因此就忽視他的才能。相反,太祖特別任命他為考功郎中,不久後又升遷為右諫議大夫。張衍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發揮著自己的才華與智慧,他擅長理財,樂於積聚財富,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就在太祖即將北伐之際,張衍卻因為擔心隨行人員的開支和消耗而多次透過宰相請求免除這次隨行任務。他的這一舉動雖然出於好意,但卻在無形中觸怒了太祖。太祖略微聽說了這件事後,心中便已有了不滿。再加上張衍應召遲緩,這使得太祖的怒火更加旺盛。於是,在白馬頓的那一天,張衍與孫騭等人一同遭遇了不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