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聖應該是岳飛> 第117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部分 (3 / 5)

也就是說,在富平之戰中,宋軍是打敗了。但損失的只是張浚在四川發公債所借來的五年賦稅,實際兵力損失不大。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宣撫使留蜀口,乃各引所部來會,凡十數萬人,軍勢復振。

金兵在富平之戰中獲勝,當然是形勢一片大好,不但繳獲了數額龐大的糧食和錢銀,還招降了一部分的宋軍………包括涇源軍的張中彥張中孚兄弟倆。

只需要再佔領多一個地方,金兵就能夠徹底搞掂西北地區,然後攻入蜀地,最後下江南,徹底消滅南宋皇朝。

宋朝在西北地區的局面已經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刻。

大散關,位於陝西寶雞南郊秦嶺北麓,因置關於大散嶺而得名。

這裡北連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當山川之際會,扼守西南西北之間樞紐要道。它最早的名字,叫做崤谷。

翻查史書,有很多著名的戰役都是發生在這裡:如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也從這裡入川。等等。

可以這樣說。只要金兵拿下了大散關,整個西北地區包括陝西和四川,將會全部落入金國的控制之中。

大散關的守將是誰?永興軍的主將吳玠。

當日富平兵敗之後,吳玠並沒有隨大流逃跑,而是率領幾千名永興軍士卒,衝破了金軍佔領的鳳翔,沿隴山向南直奔,搶先佔領了大散關。

吳玠這樣做。顯示出他極其獨到的戰略眼光和名將的風範。

吳玠的做法不是人人都能看明白,他的部下就勸吳玠直接入川,退守漢中,頂在蜀川的咽喉之地,那樣不是更利於防守嗎?

吳玠的回答擲地有聲:“只要把大散關給保護住,敵人將寸步南進。”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或謂吳玠:“宜移屯漢中以保巴蜀。”玠曰:“敵不破我,詎敢輕進!吾堅壁重兵,下瞰雍甸,敵懼吾乘虛襲其後,此保蜀良策也。”

要把守大散關。單有兵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糧食。

怎麼解決?

靠人品。

吳玠長期保護當地的居民。當地人感激他的恩德,不理金兵的禁止,偷偷地把糧食運上大散關去;而吳玠也體諒百姓,出高價購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幾年,直到吳玠完成任務。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時玠在原,軍食不繼,鳳翔之民感其遺惠,相與夜負芻粟輸之;玠亦憐其遠意,悉厚賞以銀帛,民人益喜。敵怒,遣兵伏渭南,邀而殺之,又令保伍相坐,犯者皆死,而民益冒禁輸之,數年然後止。

攜帶著富平之戰的氣勢,金兵開始進攻大散關了。

這個時候,金主吳乞買已經帶著一眾大臣和部分戰利品回東北黃龍府去了。

臨走之前,吳乞買派了他的侄子完顏沒立領軍,帶上烏魯摺合兩員大將,一起出兵大散關。

完顏沒立是鳳翔府的守將,烏魯與摺合分別是階州和成州的守將。

金兵這次是集中了三個州的兵力,來攻打只有區區數千守兵的大散關,按照吳乞買的理解,完全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攻打大散關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沿南面的山路上,直接攻打大散關;另外一條是從大散嶺的東部上,只要經過了一個叫和尚原的隘地,便能輕易進入大散。

也就是說,大散關與和尚原,是兩個攻防相爭的要點。

歷史屢次告訴我們,只要金兵離開了馬背與宋軍作戰,無論是在水面還是在山上,通常都沒有好果子吃。

這次也不例外。

烏魯與摺合兩人帶領騎兵們上到半山,才發現和尚原附近的山路崎嶇蜿蜒亂石成堆,馬匹沒法前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