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笑笑道:“你聽說的,只是朝廷放出來的訊息而已。”
的確,此番趙弘潤事實上是被那則謠言給逼出大梁的,因為他不願意交出手中的權利,不放心將他的心血交給別人打理,因此,他無力反駁那則謠言,只能用暫時遠離大梁的方式來擺脫謠言。
但話說回來,這件事總不能擺上檯面上講,肅王為避謠言遠走商水,這像話麼?
是故,朝廷禮部給了趙弘潤一個方便,請趙弘潤擔任調解關係的禮官,以溝通安陵、召陵與鄢陵、商水兩方國民的關係。
這是目前禮部最頭疼的,畢竟安陵、召陵的居民是魏人,更是兩年前楚魏戰爭期間的受害者,而在鄢陵、商水所居住的,卻是投奔魏國的楚人,當然,後者如今也被朝廷接納為是魏民,但朝廷的意志,終究無法真正地影響到民間。
這不,儘管那場戰爭結束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安陵、召陵等地憎恨楚人的情緒仍然維持著,而鄢陵人、商水人,亦因為前者的敵視而逐漸開始有所反抗。
尤其是安陵與鄢陵兩地,這兩方的縣民,有時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引發衝突。
打個比方,就在前兩月,幾名鄢陵人在附近的山丘狩獵,希望能打些野味,結果恰巧撞見了一隊安陵人。
本來嘛,鄢陵、安陵附近的山丘比比皆是,各走各的就是了。
然而,那些安陵人卻說,這些山丘都是屬於安陵的,叫那些鄢陵人滾蛋。
而那幾名鄢陵人亦不示弱,說這些山丘挨著鄢陵比較近,應該叫做鄢丘,叫那些安陵人滾蛋。
結果一言不合,雙方在山上打起來了,彼此都打得鼻青臉腫。
這還不算,彼此感覺自己吃了虧的雙方,約了個日期要較個高下,彼此都回縣裡叫人。
安陵是大縣,當初在收納了那些原鄢陵、臨潁、西華等地的魏民後,縣內縣民人口已有十餘萬之多,而鄢陵,作為四十餘萬投奔魏國的楚人所居住的三座城縣之一,論人口絲毫不必安陵遜色。
這兩個大縣的男丁皆挽著袖子到約定的地點打架,那場面,是何等的壯觀,絲毫不亞於趙弘潤在三川打仗時的情景。
好在安陵、鄢陵兩地的縣令知道分寸,前者派出了縣兵,後者因為鄢陵軍原調碭山的關係,請來了駐紮在商水的那僅剩的一萬商水軍,彼此都抓了一大幫人,總算是將這場鬧劇給壓制下去了。
但壓制歸壓制,雙方的關係依舊敵意滿滿:只要路上別碰上,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彼此老死不相往來;但倘若是在途中碰上了,哪怕一根雞毛都有可能引起雙方的口舌之爭,最後上升到約架結幫互毆的局面。
而此番趙弘潤南下商水,最主要的就是處理安陵與鄢陵兩個大縣之間的敵對關係。
沒辦法,相對於召陵、商水,安陵與鄢陵這兩座大縣挨著太近了,兩縣縣民無論是上山打獵,還是到河流湖泊打水、洗衣,都有可能碰上。
而一旦碰上,就意味著很有可能引發又一場鬧劇。
“朝廷當初制定的策略沒有成效麼?”
在聽了趙弘潤的解釋後,蘇姑娘很是納悶。
趙弘潤想了想,問道:“你指的是安陵、召陵、鄢陵、商水等地男女的通婚?”
蘇姑娘微微有些臉紅,但仍點了點頭。
見此,趙弘潤搖了搖頭,說道:“雖然禮部一直在倡導這件事,但是……不能說沒有成效,只不過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
蘇姑娘點點頭,似理解般說道:“終歸雙方都是十幾萬人的大縣……”說罷,她轉頭望向趙弘潤,微笑說道:“不過,奴家相信這件事難不倒潤郎。”
趙弘潤聞言哈哈一笑,搖頭說道:“你太看得起我了,這件事……不好辦。我覺得吧,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