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一塌糊塗。系統2具有某些改變系統1運作方式的能力,透過控制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一般自主執行功能的方法可以實現這些改變。例如,在繁忙的火車站等親戚時,你若是刻意去找某位頭髮花白的婦女或是長著鬍子的人,即使隔著一段距離你也很可能發現自己的親戚;你也可以在記憶中搜尋哪些國家的首都是以字母N開頭的,或者法國有哪些存在主義小說;而當你在倫敦希斯羅機場租車時,地勤人員很有可能會提醒你“在我們國家是右駕左行”。
在上述所有事例中,沒有哪件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你會發現始終如一地保持某種狀態需要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至少要一直耗費精力。
“注意力要集中”,這個耳熟能詳的短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將原本應分配給某些活動的注意力分散開來,如果分散掉的注意力有限,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想透支你的注意力,將其過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結果就會失敗。這證明了有些費腦力的活動會相互影響,也說明了為什麼同時進行幾項活動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你不能一邊向左轉入路線複雜的道路,一邊計算“17×24”這道乘法題的結果一樣,兩者無法兼做。當然了,你最好還是不要嘗試。你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但前提是這些事簡單易懂,你可以在空曠的高速公路上一邊開車一邊和別人交談而不出事故。有些家長可能會感到有些愧疚,因為他們在給孩子讀故事時,腦子裡還在想別的事。
每個人都能多多少少地意識到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也會為此作出妥協。例如,當司機正在一條匝道上趕超一輛卡車時,車上的成年乘客會明智地停止與司機攀談,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在這個時候讓司機分心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他們會認為司機此時會遮蔽掉別人的話語,彷彿暫時性失聰一般。
當人們太過專注於某件事時,就會遮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時很感興趣的事也不例外。在《看不見的大猩猩》(TheInvisibleGorilla)一書中,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Simons)兩位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具戲劇性的證明。他們設計了一部兩隊傳籃球的短片,其中一隊穿的是白色球衣,另一隊穿的是黑色球衣。觀看短片的人需要數出白衣球隊的傳球次數,忽略掉另一隊傳的球。這個任務比較困難,需要完全投入才行。短片播到一半時,一個套著大猩猩服裝的女人出現了,她穿過球場,捶著胸,然後繼續走動。這隻“猩猩”出現了9秒鐘。上萬人看了這部短片,其中約有一半人並未注意到有什麼異常。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個計數任務—尤其是那個忽略黑衣球隊的要求—造成了這種遮蔽。若沒有那項任務,所有觀看短片的人都會注意到那隻“猩猩”。觀看和定位是系統1的自動功能,但在執行時需要將一些注意力分配給相關的刺激物。該書的兩位作者提到,在這項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知道結果後的吃驚反應。那些沒有看到“猩猩”的觀眾剛開始就確信場上沒有“猩猩”—他們很難想象自己會錯過這件吸引人眼球的事。這個關於“猩猩”的研究闡述了與我們大腦相關的兩個重要事實:我們會忽視顯而易見的事,也會忽視自己遮蔽了這些事的事實。
系統1遇到麻煩,系統2會出面解決(1)
本書緊扣兩個系統相互作用這一主題,其內容與結構簡潔明瞭。在書中我將指出,當我們醒著時,系統1和系統2都處於活躍狀態。系統1是自主執行,而系統2則通常處於不費力的放鬆狀態,執行時只有部分能力參與。系統1不斷為系統2提供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等資訊。如果系統2接收了這些資訊,則會將印象、直覺等轉變為信念,將衝動轉化為自主行為。通常情況下,一切都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