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多人在那家人手中上過當,他雖然對古畫頗有研究,卻是拿不準這把壺的真假,不像他大哥眼光那麼準,可惜他大哥在外地,一時半會回不來,打聽了一下,朋友說的是真的後,一氣之下連收拾都沒有收拾,就直接把東西放架子的角落上一放,沒想到才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居然就有人相中它了。
老人家上下將兩位客人打量了個遍,看著就像小夫妻,穿著很普通,不像是有錢的,可是那配飾卻一眼就看著不凡,再加上兩人那一身貴族般的氣質,老頭眼睛一轉,露出一個笑容來,“這把壺,那可是我千辛萬苦收上來的,明代正德年間的老東西,起碼這個數。”說著伸出一隻伸展的手來。
五萬?
還是五千塊?
顧長歌最討厭別人說話說一半,不過卻也沒有馬上說話,而是仔仔細細的將東西看了一遍,上面有少許的灰塵,不管是內裡還是外面,壺底,都沒有任何的印章,也就是說,跟本無法知道它是否名家之作,要說是明代的東西,那就更加不好斷定了,就是懂行的人,都不一定能分出真假,更別說他們這兩個跟本不懂的人。
不過倒是聽說,敲擊會有金玉之聲,她輕輕的敲擊了兩下,聲音倒是不錯,於是沉吟了一聲將東西放到桌子上,故意道,“五千塊,還是太多了,這東西這麼舊,店家你莫要看我們不懂行就隨便亂要價。”
店家一口老血卡喉嚨裡,他明明要的是五百萬,怎麼到了這位嘴裡就成了五千塊錢了,於是想也沒想的就喊出了口,“我說的是五百萬啊,哪裡是什麼五千。”
顧長歌這回真的被驚著了,不可思議的看向店老闆,往前推了推手中的壺,很是不可思議的道。
“你想錢想瘋了吧,連個款識都沒有,老闆,你怎麼好意思開口。”
那老闆聞言一愣,原本他還想騙騙這對不懂行的小夫妻,當然第一次報價肯定是虛價,只要誠心買,討價還價幾句,也不至於賣的價格太低,卻沒想到這個客人說到了關建點,這東西沒有款識,是一致命的弱點。
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這同樣是斷代認識上應當借鑑的依據之一。
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在紫砂壺的蓋內、壺底或把根處都刻有制壺人的落款。
許多研究人員和紫砂愛好者、收藏者都十分重視器物上有沒有名家款識,就像人們見到一件精美絕倫的瓷器首先要翻過來看看底部有沒有官窯款識一樣,認為凡是沒有書款的作品其藝術價值是要大打折扣的。
蘇錦城在旁幫腔,“看店家沒有什麼誠意,我們還是再逛逛吧,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價值五百萬的壺,會這麼隨隨便便的就擺在架子上,而且不做任何保養的。”
蘇錦城不懂這東西,可是他眼睛犀利,若不是長歌看上去很喜歡,他是連開口都不想,直接走人。
只是沒想到這老闆居然如此的獅子大開口,腦子沒毛病吧。
店家卻不肯放棄,心眼轉的極快,還在據理力爭,“故宮博物院舊藏的紫砂器不就是個例子嗎,藏品中尤其是前期器物許多都沒有款識,不能以有無款識而論其價值。這些無款器物的製作工藝和精美的程度與那些大家名人等名家款的作品相比絕對沒有絲毫的遜色,相反有些則更勝一籌,前些日子一個近代大師的作品還拍出了一千兩百萬的高價,我才要五百萬,怎麼就不可以了。”
顧長歌瞪眼,這得多不要臉啊,拿他的舊壺跟人家博物院裡的東西相比美,要真是那麼有價值,他還能放在這裡,把他們當傻子呢。
有些不捨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