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潘石屹的介紹> 第2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部分 (3 / 4)

679dbbf0100020w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結束了,我覺得我們這些參加論壇的人心情好像都很不平靜。亞生從美國發來了電子郵件,說我們在達沃斯提前兩天走了,很遺憾,沒有趕上參加克林頓的論壇。亞生是研究印度經濟方面的專家,他看完了我的部落格後,說有兩點關於印度和中國的區別要補充上去。

第一,中國的企業家一般都是能幹不能說,而印度的企業家正好相反,能說不能幹。尤其他們在滔滔不絕地演說時還要搖頭晃腦。咱們搖頭是“不”,點頭是“是”,但印度人相反,搖頭是“是”,點頭是“不”,所以他們搖頭時是表示認可。我們去參加會議的一位中國朋友開玩笑地對亞生說:黃教授,現在全世界都在做中國和印度的比較,認為這兩個國家未來是競爭對手,同時也是歐洲和美國的競爭對手,你先拉住印度的企業家和他們聊聊,反正他們喜歡說話,你就從哈佛的管理理論一直聊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管理理論,跟他們先聊著,拖住他們,這樣,中國的企業就跑到前面去了。

第二,中國有句古訓:要想富,先修路。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由於政府投資,先把大量的基礎設施做好了,為經濟長久穩定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而印度的基礎設施非常差,東西生產出來一時半會兒也運不出去,所以要追上我們,還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他們先天的不足。

亞生在郵件中還告訴我,我們離開達沃斯後,比爾·蓋茨在會上說:中國人總是抱怨中國缺少技術,缺少人才,但美國每年只有萬個工程大學生畢業,而中國每年有60多萬學工程的大學生畢業。有人在美國學校中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美國學生們最喜歡的科目是體育,而中國的學生對於理科更喜歡。中國現在擁有寬頻上網的家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而微軟在北京的研究中心是全世界效率最高的研究中心。當中國人知道這些情況後,就不會再抱怨缺乏人才,缺乏技術了。

雖然比爾·蓋茨這樣說,我想我們也不能上他的當,我們國家的經濟、企業是什麼家底,我們自己心裡最清楚。我們更要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很好地發展。

溯寧回來後也沒有歇著,寫了一篇《中國網際網路十年思考》。記得1994年初,溯寧剛回國時,就給我們熱情萬丈地介紹Internet,當時的Internet還叫“資訊高速公路”,入口網站叫“閘道器”。當年馮侖聽完溯寧的介紹後,還激動地拉著溯寧的手說:“你就是中國的瓦特!”稱溯寧是“瓦特同志”。想起來當年還有人認為資訊高速公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研製出來顛覆中國政府的武器,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時真是非常神經過敏,很可笑。彈指一揮間,十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網際網路對世界和中國已經產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響。

中國網際網路十年思考

文/田溯寧

網際網路:中國與世界同步

1995年,美國網景公司的成功IPO成為網際網路商業化的標誌;也是在1995年,中國30個省市共31個節點的CHINANET全國骨幹網建設全面啟動,打通了以多條高速數字專線形成的相互聯接,推動了網路的商業應用和深層次技術的發展。以此為起始,網際網路在中國已有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跳過了網際網路發展的實驗室和科研所階段,直接駛入商業化的快車道,在這個重要的核心技術應用方面與世界保持了同步,這在中國最近幾百年歷史上是未曾有過的事情。

十年來,網際網路迅速地滲透到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網際網路使用者從無到有,如今已達到億(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國人從對網際網路一無所知,到把它視為同讀書、看電視、打電話一樣日常的現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