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奪鼎1617氯酸鉀> 第56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部分 (4 / 4)

周延儒也是好財貨之人,礙於清名,自己不方便出手,便縱使門下客董廷獻出面進行。(哦,這個董先生也是屬於臨時工嗎?或者是用術語來說是掮客?)

董廷獻招權納賄,凡求總兵巡撫之職,必先通賄於董廷獻,然後得之,在京師名氣極大。

各種疏通關節,懸秤賣官之事,自然要在各處的青樓酒肆之中進行。推杯換盞之中討價還價。董廷獻自然對市井之間的動態瞭如指掌。

(話說八大胡同在政治生活之中的角色頗有點國民政府時期的上海租界。朝堂是前臺,八大胡同是後臺。各種討價還價,行賄受賄之事,都是在這裡進行。最近的一次,大家可以去看看高陽先生的著作八大胡同,裡面對政客和掮客們在這個場合之中的各種表現描寫的淋漓盡致。)

周延儒對每日裡董廷獻帶回來的舜天時報是這樣評價的:“此物足以敵得十萬火銃精兵!”

他心中隱隱有種擔憂,隨著報紙影響的不斷擴大,似乎,輿論已經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那種東林書院指點江山臧否人物,掀起議論之後便足以左右京城政局的情勢,可能一去不復返了。甚至會挑戰到千年以來,讀書人牢牢把持的話語權。

甚至以後若是想要捧紅一個人,抹黑一個人,顛倒黑白,都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實。對於輿論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大明的官員將領們也不算是外行。一般各總兵,巡撫。總督什麼,都有在京師設立會館。探聽情報,抄寫邸報什麼的,特別是武人,這些選派駐京人員更有別的妙用,戚繼光當年就痛斥過這種現象。

“……將官調赴隨徵之日,本官未起程,先差人分佈於入京道路,及兵部門首內府諸處。計約某日可追及敵,不待報至,便紛紛揚言曰:某將官追上敵了。殊不知三千軍內,還無二、三百到,還有相去一、二百里者,誰為查究?還未見敵,及約期相近,又是前項之人各處稱揚曰:某官知何被圍,如何砍殺。其欲妒人之功,報己之怨者。則曰:某官在某處笞營,如何不救。尋曰:本官如何殺砍突圍而出矣。甚至喧動聖明……”

左良玉在京同樣有一個平賊鎮的會館,內中差人很大一部分職責。便是為平賊鎮軍馬四處奔走鼓吹。否則,以左良玉的軍紀敗壞,戰績不穩,劫掠州縣,所過之處幾乎成為一片白地的風格,卻是在朝中諸公眼中視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副國之柱石、軍中大將的印象,甚至有人無恥的喊出了南李北左的並稱。除了本身兵馬眾多,未必沒有這些人的功勞。

這些會館、公館之類的事情可以視而不見。但是像舜天時報、江南時報這樣的輿論工具卻是文人們不能容忍落入李守漢一人之手的。若是長此下去,豈不是天下輿論便盡數落入武夫勳貴手中了?這些可是都由讀書清流所控制的!若是任由他李守漢獨享。這千百年來文人優勢何在?豈不是令聖人慟哭於九泉?

今日之議,便是朝廷中樞也要開始奪回輿論陣地。

在這場內閣會議之前。文官們已經給崇禎皇帝描述了一番血淋漓的景象了:“主弱臣強,此乃亂國之兆!”“今日君臣固然相得,但是若是日後寧遠伯部下有人打算做那從龍之臣,將黃袍披上寧遠伯身上呢?!”

這話,頓時刺中了崇禎皇帝心中最黑暗、最不願意面對的一個死穴。

老趙家的江山是黃袍加身來的,可是他老朱家為了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