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順手挖了世家的牆角?
很明顯散發著油墨香味的票子更能吸引趙廣的注意力,他的眼睛一亮,“這桐油有這般多的好處,這罌子桐在南中又遍地都是,所以我們豈不是又要賺了?”
“俗!真俗!”
馮永看了趙廣一眼,對他這種毫無風度涵養的話大加批評,“我們來南中,是為了南中百姓的安寧,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賺錢!”
“看看這南中,都被叛軍糟蹋成什麼樣子了?百姓就是想安寧都不可得,更別說是能有什麼衣食。所以我們叫百姓去山上採些油桐子來跟換糧食,那是為了他們好,懂嗎?”
“百姓可憐啊,”馮永一聲長嘆,特悲天憫人的那種,“就算是南中平定後,地裡又不是說就能馬上長出莊稼來,拿無用的油桐子來換渡過難關的糧食,誰敢說這不是在救命?”
“對對對!”趙廣連連點頭,“沒錯,就是這樣。兄長還是心善,小弟知錯了。”
然後他湊過來,低聲問道,“兄長,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叫錦城興的那些人準備好糧食了?”
“急什麼?”馮永沒好氣道,“如今糧價雖說沒前年漲得厲害,但到底是漲了,如今買糧豈不是虧大了?”
“油桐子到了秋日才能採摘,正好也是錦城那邊收糧食的時候,我估摸著,到了那時,丞相也差不多平定完叛亂了,訊息一傳回錦城,糧價肯定會跌到最低,這樣買糧才合算。”
“南中的百姓今年沒種下多少糧食,正好讓錦城那邊運糧食讓他們過冬,同時也好安定人心。”
“一舉數得!還是兄長厲害。”
馮永這一番精打細算,讓趙廣心悅誠服地翹起大拇指。
王訓面無表情,他的三觀,早就麻木了。
倒是楊千萬聽了,心裡如同一萬頭神獸奔過:這就是被丞相稱讚的少年英雄馮郎君?
被大漢皇后稱讚的大漢第一少年郎君就特麼的這個模樣?
果然是有道理的!
要是他的阿爸當年能有這份心計,還至於被人攆得無家可歸?說不得還能反吞了仇敵,壯大自己的部族。
漢人果然是太狡猾了,還是我們胡人耿直。
楊千萬心裡思緒萬千,感嘆道,我一定要跟著兄長好好學!
馮土鱉渾然不知,自己這個汙染源又汙染了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少年。
“把這個給倒了。”馮永指了指廢液,又指了指肥皂,“把這個放在陰點的地方,等它幹了以後再看看是什麼模樣。”
“我來!”
楊千萬一聽這話,連忙說道。
他不讓下人動手,自己親自上手。
馮永洗淨了手,走進屋裡,搬出一個木箱子,從裡頭翻出一個本子和一支炭筆,翻到寫著“桐油”目錄的一頁,然後開始記錄:
製作肥皂失敗,證明桐油並非製作肥皂好原料。
保養武器盔甲目前暫時可行。
製作甘油未知。
他想了想,然後又在上面補了兩句:氫氧化鉀的性質比較活潑,可以嘗試用氫氧化鉀製作甘油。氫氧化鉀可以用碳酸鉀和氫氧化鈣製作出來。
寫完後,又把最後那兩句話用括號括起來,以示是補充內容。
等本子上的字墨幹了,他才把本子重新收起來,小心地把它放到箱子裡。
這個箱子裡,無論他去哪裡,都要帶著,裡頭全是他在平日裡不經意間記起來的前世知識,不管有用沒用,只要能記起一點,他就寫上一點。
這樣的箱子,南鄉錦城的馮莊裡還有一個。
與自己身邊這個唯一不同的是,馮莊的那個箱子裡頭已經裝滿了他所寫的東西。
馮永之所以要這樣不怕麻煩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