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諾貝爾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去研製大威力炸藥?
後世影視作品裡的那種用雷管來啟動的普通炸藥包,裡頭裝的就是黃色炸藥,也叫,和黑火藥根本不是一回事。
黑火藥想要有一個普通炸藥包同樣的威力,估計也要上一車的用量,並且還要打包得嚴嚴實實才能行。
小包黑火藥,就是炸個好看,嚇嚇人或者拿它來打個雷,搞點神蹟什麼的。
黑火藥要想產生一定的效果,只能用數量堆積威力。
這其中要用到的人力物力,還有材料那可是呈幾何式地增長,就現在大漢這模樣,舉全國之力攢個幾年,炸一次大城基本就全用掉了。
而且還未必能達到效果,因為你得把成噸的黑火藥埋到人家城牆底下。
至於搞大威力炸藥,那就更不用說了。
一來馮永不是化工專業出身的,沒那個知識量。
二來嘛,他可不覺得自己有諾貝爾那種免死光環在搞硝化甘油炸藥試驗的時候,諾貝爾的弟弟被炸死,幾個助理也被炸死,就他一個人活了下來。
甚至在後面的各種爆炸中,諾貝爾每次都能死裡逃生。
這不是免死光環是什麼?
這種人用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命硬。
同站在樹底下,老天打雷時,別人被霹死了他都毫髮無損的那種。
所以對於黑火藥,馮永的態度就是:有材料就搞,能攢多少攢多少,但不強求。
“能孵多少蠶出來?”
諸葛亮又眼露關切地問道。
馮永看了諸葛亮一眼,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只要是蠶卵都能孵,但不一定能孵出來。這種方法目前沒辦法在民間普及,最多也就是大戶人家能用得上。”
光是連續幾天的製冷,所要用到的硝就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可不是在茅房刮點牆角的土就行了。
提煉硝流程工藝,大漢有幾個人會?
製冷騙蠶卵過冬的流程,那就僅有馮永一家。
再說了,如今又沒有什麼溫度計之類的,製冷全靠感覺。
後世就是有冰箱之類專門製冷的裝置,搞這個都有一定的失敗率呢!更何況馮永這種粗放式的搞法。
所以搞秋日孵蠶的失敗率那是前所未有的高。
不過只要有心,在春日蠶蛾產卵的時候,可以讓想辦法讓它們多產一些,所以蠶卵倒是不用擔心不夠。
但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這種方法萬一失敗了,從制硝到孵蠶這個期間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還有錢糧,全都要打水漂。
哪是如今剛剛吃上飽飯的黔首百姓所能承受得起的?
馮永剛從漢中回到錦城,答應黃月英補償她一季秋蠶的時候,手下有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蠶卵有蠶卵。
而且在用硝方面,跟著馮永養殖的那幾家也堆了一年多的肥,同時馮永還讓趙廣等人想盡辦法幫忙。
就那樣,他也是搞了好久,記錄了一堆測試條件才勉強測出來的。
既然百姓暫時搞不了這個,那就不算是國家大事,不是國家大事,那就可以藏私,就可以拿來賺錢。
所以說,馮永目前暫時沒打算把這個方法公佈出去。
便宜那些大家族還不如便宜興漢會的內部兄弟。
到時候集中供應蠶種,內部一個價,外部一個價。
愛要不要!
反正絲綢蜀錦這種奢侈品,缺了也不會對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怕什麼?
至於蜀錦外貿賺外匯這種事情前前後後自己獻了那麼多東西,哪一項不是關係民生大計?
誰不知道朝廷如今手裡有錢有糧?還用得著一天到晚盯著那點蜀錦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