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力集中在組建新軍,及整頓內部事務上。
以公孫徵為首的參謀部,制定各種作訓計劃。
張嶷負責陌刀營,句扶負責無當營,霍弋負責長槍及刀盾營。
趙廣負責騎軍營,楊千萬作為副將。
以張星憶為首的秘書處,則負責處理民政事務。
關姬趁著黃月英呆在平襄的難得機會,嘗試把平襄諸營組成軍陣。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就是前來平襄看望女兒的丞相夫人,要受點累。
一邊要帶著阿梅測試新型床弩,一邊又要幫著關姬完善軍陣,同時還要指點她如何照顧孩子。
大漢消停了,可是曹魏的洛陽,卻在上元節剛過的時候,就拉開了一場大戲的帷幕。
諸葛家有一龍一虎一狗,龍在大漢,虎在吳國,狗在魏國。
魏國的諸葛誕,乃是魏國尚書,與中書郎南陽鄧颺相與結為黨友,互相給對方吹名聲。
鄧颺,後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後人,少年成名於京師。
參與其中的還有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俠侯玄,夏侯尚是夏侯淵之侄,也就是夏侯家的第三代人物。
中書監劉放子熙,中書令孫資子密,吏部尚書衛臻子烈等等共十五人。
世稱之為“四聰八達三豫”,乃是曹魏年青一代最有名氣的人物。
他們以交遊為業,合黨連群,互相褒嘆。
若是有不附者,則百般挑剔,加以詆譭。
一時間,曹魏年青一代,欲求得名聲,莫不以加入他們為榮。
甚至有人曾公開說道:“只要交結的黨友足夠,還怕世人不知道你的名聲嗎?”
“真要嘆息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以好話為藥餌,多多稱讚他幾句,別人自然會聽話服帖。”
他們連皇帝的過失都敢公開批評,更何況其他人?
魏國執法之吏,皆畏其權勢,即便是他們犯了法令,亦不敢對他們稍有糾正。
於是黨友之風,愈演愈烈。
偏偏在去年時,曹睿又剛剛下令陳群等人重新編制新律法,用以推行天下。
哪知現在卻連洛陽城都無法推行出去。
這個時候,曹魏三代老臣,行司徒事的董昭,終於看不下去了,上了一本奏書:
凡坐有天下的帝王,莫不貴敦樸忠信之士,疾虛偽不真之人。何也?虛偽不真之人,毀教亂治,敗俗傷化。
前有建安末魏諷之亂,後有黃初之始曹偉之禍,此皆虛偽不真,巧舌惑人。
臣觀當今年少郎君,不以學問為本,卻以交遊為業。
奪天子八柄之威,以詆譭為罰戮,用黨譽為爵賞,執法之吏,莫能糾擿。
又聞有人以下人奴僕,冒作差役,出入官府禁地,往業交通書信,以探訊息。
凡此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
陛下若再加以放縱,魏諷之亂,曹偉之禍,又將臨矣!
曹睿覽畢,大為震動。